○ 雷山县第三中学 王 莉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通过互教互学、组间竞赛等方式,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的一种学习模式。它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率。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提出相关应用策略如下:
一、科学分组,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合理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通常以4至6人一组,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便于教师对学习小组进行指导。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性格爱好、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平衡分组。教师通过分组合作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采用“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两种方式进行。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同一个组内的学生有不同的分工和角色。如有的学生负责长句难句翻译,有的学生负责文章主体阅读,有的学生负责理解问题等,通过分工,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完成各自负责的任务,降低阅读难度。所谓“组间同质”,是指不同小组中负责同一分工角色的学生,可以组间相互交流沟通,加深对文章的认知,在小组间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学生阅读技能和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指导,确保有序完成合作任务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上,应具有层次性和导向性,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又要确保组内每位成员都有任务可做并有时间可发挥。教师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每个组要设置组长一名,负责学习任务的组织与实施。各学习小组经过讨论交流,互帮互助,归纳总结,最后形成一致的看法,各自选派代表发言,由教师公布答案并点评,在互帮互助、讨论交流中,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当学生的交流讨论偏离学习目标时,教师要及时纠偏;当学生交流学习遇到障碍无法进行时,教师应给予支持帮助,使小组学习顺利进行;当小组表现踊跃成效显著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
三、重视反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后,应当询问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获和意见建议,便于优化和改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对于学习小组效果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书面作业和考试成绩上,还应当充分将自身角色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者、沟通者,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和改进,便于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个体学习和共同进步的目的,真正实现教师是领路人,学生是主体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