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盖宝小学 吴学成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的逻辑思维性比较强,有很多难以理解、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学生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可能会犯很多错误,为了避免学生再犯同样的错误,就需要学生整理错题集,利用错题集来加深印象,等到下次做同样题的时候不会再犯,让学生养成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一、建立错题集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错题本,将自己不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整理出来,记录下出错题目的原因,避免再次犯错。整理错题本需要同学们养成习惯,将不会的题目整理出来,要一直坚持。错题集的内容有很多,错题、难题、重点题、经典题,等等。例如在学习完《圆的面积》的内容时,圆的面积这个题型容易出错,同学们容易把圆的半径的平方求成圆的直径的平方,比如直径是四厘米的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一个圆的半径是八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因为圆的面积的知识点很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将这些容易出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集上,学生准确地掌握了知识点,提高了学习成绩。由此可见建立错题集可以让学生总结难题和易错题,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能力。
二、分类整理错题集
将错题进行整理分类,哪些是易错的?哪些是难题?将出错的原因也进行分类,有的是因为马虎,有的是因为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深刻,将错题集分类,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也可以把常考的错题类型整理在一起,复习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将错题分类整理,让学生在考试前复习的时候能够更加清晰明白地复习这些错题,避免学生在同一种类型的题目上再次犯错。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方程》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可以将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整理出来,如:(1)两袋大米一共66千克,甲袋的重量是乙袋的三倍,两袋大米分别多少千克?(2)两袋大米,甲比乙重24千克,甲袋是乙袋的三倍,两袋分别多少千克?这两道应用题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可以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学生可以将这些题目整理到错题集上,让学生加深解题思路。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不会的题目整理出来,还要对一些重难点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让同学们分类整理自己的错题集,等到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准确。可见分类整理错题集可以训练思维,让学生思路清晰,改掉马虎的毛病,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三、应用错题集
学生要循环地应用错题集,充分利用好错题集的记录,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错题的概率。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可以将这个单元容易出错的题目整理出来,总结出来错误的原因,总结易错的知识点,在考试之前好好复习。学生对于错题集的使用一定要及时,要整理完就利用起来,不能只是机械地将错题抄上去,而不去利用,一旦一段时间不用错题本,那么学生很快就会忘记,能够查漏补缺的题目学生也就会忘记,所以只要有错题就要将它整理出来,而且必须要整理之后就要复习一遍,巩固一下学习内容,让错题变成自己会做的题目,下次再做这种类型的题目的时候,不再犯错。错题虽然被整理出来,但是学生并不能保证下次遇见这种题目之后不会再犯,所以教师还要进行指导,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小学生应该将错题反复研究,强化练习,避免以后再次犯错。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学生要注重总结,在课下多做练习题,将错题整理出来,不会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问老师,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合理地应用错题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学生再犯错,可以培养学生总结错误的学习能力。
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肯定会出现很多的错误,教师要指导学生写纠错本,将自己不会的题目易错的题目和原因整理到纠错本上,方便学生复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交流阅读错题集,还可以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错题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分类整理、应用、交流阅读、展示错题集,来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