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6月18日

湾水石坎梯田:农耕史上的壮美诗篇

壮丽的湾水石坎梯田景色

石砌稻田体现了先民们的智慧和技艺

○ 图/文 张永泽

滚滚江水东向海,层层梯田奔云来。悠悠白鹭闲多态,剪剪禾苗绿青山。湾水,在历史上因处于清平与黄平之间的边缘地带,人文活动少有文字记载,而石坎梯田更无文献落墨。但在湾水人的心目中,石坎梯田是壮观的存在,它是湾水各族人民发展史上的伟大杰作,是重安江流域农耕文明的壮美史诗。

湾水地处清水江上游重安江的下游,境内石坎梯田14600余亩,而处于重安江大河谷地带的湾水、洪溪、岩庄、岩寨、江口片区最为集中(在此统称为“湾水梯田”)。在这些石砌梯田中,湾水村最大的一丘在依友寨脚面积24担(5.6亩)、洪溪村为40担(8亩)、岩寨30担(6亩),多为3亩以下。外坎石壁最高7.9米,多为3至4米。单一丘块石坎最长可达300多米(洪溪村40担大田)。

湾水石坎梯田究竟修建于何时,众说纷纭,八九十岁的老人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凡梯田的修建,其目的就是种植水稻,获取粮食,以求生存。

黔东南州民宗委编纂的《苗族卷》记载:考古发现,距今12000年前的江西,就有古人类开展水稻栽培;公元前6600年一公元前2800年前,湖南西北部的澧水下游已发展成为稻作文化中心;考古发现的彭头山遗址(公元前6600年一公元前6900年)、八十挡遗址(公元前6500年一公元前5500年)和城头山遗址(公元前4500年一公元前2800年)说明了稻作西进与古苗人西迁的高度相关性(《中国通史》)。

九黎是苗族的先民。在尧、舜、禹时期,“三苗国”的主体居民是苗族:在商、周时期,苗族是“楚蛮”“荆蛮”的主要居民:春秋战国时期强大的楚国的居民中包含有苗族先民在内:秦、汉以后,“南下西进”的“五溪蛮”“武陵蛮”的主体居民是苗族。由于苗族先民发明了谷物种植,善于育苗和移栽,被华夏民族冠以“苗”为族称,奠定了苗族作为中华民族稻作文明缔造者之一的历史地位。

有着悠久稻作传统的苗族先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生存,渡黄河、越长江、涉云梦、入荆楚、过三湘、溯五溪,或转八桂,或直陟云贵,陆陆续续进入黔东南。先期开发的思州、古州、珍州(大抵系现在黔东商州北、东、西北部)等地大部分低山、丘陵、河谷地区以及邻近山区,早在隋唐时期,农业已具备相当基础(《黔东南州志·农业志》)。

唐宋时期,随着大量迁入的后期移民和原有人口的自然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弱势族群只能退避到条件更为恶劣的高山陡坡中去,于是,在崇山峻岭开发梯田就成了这些族群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苗族由此开始了长达上千年的利用自然、改变命运的壮丽历史,演绎着苗族人民世世代代’“种千年高坡田(梯田),圆万年稻作梦”的历史话题,开创了以梯田为主要特征的“山地稻作文明”历史。

《黔东南州志·农业志》载:宋代思州、珍州“良田数万、数十万顷,入路无山川之厄”。南宋时派大员由偏沉(今芷江)道至“夷地”踏勘田亩,回京奏报“村寨稠密”,良田“五六万顷”,与现代稻田面积相差不大。也就是说,至宋代末,黔东南境内已造就大量田园,梯田、梯土已开拓成现今的基本格局。元、明时期,特别是明代推行屯田制,稻田面积进一步扩大,水稻田一统天下,推动了黔东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清雍正年间新辟苗疆六厅后,大批汉人向苗疆腹地移民,随后引入玉米、小麦、薯类,并强令雷公山地区改糯(稻)种粘(籼稻)。至清代后期,已有稻米、猪牛及农副产品通过贸易经水陆大量输入两湖及桂粤等地。

重安江是清水江右源,人类活动年代目前虽不为人们所知。2020年6月,位于清水江边的黄平县岩门司镰刀湾发现了一座商周时期的人类遗址,说明清水江沿岸孕育有人类早期文明。而湾水与镰刀湾相距不过三十余里,且居于其上游的重安江大河谷内,可以推断,在同一时期湾水也是早期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结合黄平梯田的建设历史研究,湾水石坎梯田的开发时间与之相同,最早当在秦汉以前即有开发,至唐宋时具其规模。

湾水坝子较少,水稻田主要分布在重安江沿河两岸和高山区,其梯田多修筑在石山坡地上,以工程浩大的石砌梯田为主。丘块或大或小、上下丘块之间或远或近,多取决于地势及地质特征所决定的工程条件。梯田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鱼鳞状”排列,兼有“腰带田”的柔顺美和石坎梯田的建筑美,登高俯瞰,梯田形成规则或不规则的“鱼鳞状”排列,气势雄浑,磅礴大气。

湾水由于山势陡峭,石砌田块面积相对较小。为最大限度拓展丘块面积,湾水石坎梯田石坎较高,壁面壁直光滑,所用石材硕大,一般用石每块在百斤以上。有的整壁用石每块都在半吨以上。洪溪小寨马溪岭有一丘田面积不足3亩,但其田坎高达7.9米,田坎长近200米,所用红砂石料小的重百余斤,大的七八百斤,千百年来仍完好不损,可见工程坚固的程度。

最为神奇的是,岩庄、岩寨的一些石砌稻田还建在悬崖边上,连年种植水稻获取粮食,人们称之为“悬崖田”。

湾水盛产红石,石坎梯田所用石料属就地取材。据老人们说,在没有钢钎、炸药的时代,先民们开山取石时,要先在取石的石头上架上木柴把石头烧热,然后猛泼冷水使石头产生裂纹,然后用木棒、硝子插入裂缝中,将巨石变成小块,最后再砌上去。在洪溪和岩寨的梯田群里,笔者还看到,一些田坎石料大如谷斗,重达数吨。之前没有吊车等重型设备,先人们能将这么大的巨石安放上去且砌得整齐平直,实是农耕史上的奇观,后被人誉为“农耕建筑艺术”。

石坎梯田是先民们或移坡填壕,或防洪堵漏,或砌石垒土建成的工程浩繁、规模庞大的一片片人造平原。砌时多顺坡朝梁外拱,以求梯面最大化。在岩寨嘎优(地名)、依友寨脚、洪溪甘塘的古梯田中,可以看到梯田之间有许多作业步道,有的步道用整块长石板半截嵌入石壁,半截悬露在外作为梯步,人畜可以上下。在内凹冲谷中修筑的梯田,除在田块连接处留有水沟外,田后有涵洞,洞出口露在田坎下,洞尾接田后消水口。一旦发大水,排洪排涝可经消水口进涵洞再经下一丘田的消水口,层层住下排。用水灌溉时,可就近接上丘田田坎下的涵洞口流水。水沟、涵洞和消水口构成了湾水石砌梯田的“排灌系统”。仲夏的田野,梯田层层叠叠,满坡翠绿。

湾水河谷深切,石坎梯田始自河边或山脚,在宜开垦的坡地上拾级而上,直至山腰或山肩。在山腰或山肩以上,以及陡坡和深谷等处则为水源涵养林。村落散落于连片梯田之中,或在梯田之上。用于夏季囤圈役牛和沤积圈肥的牛圈,星星点点分散在连片梯田之中。河谷、山林、溪沟、村庄、牛圈、梯田相映生辉,构成了独特的梯田景观,演绎了许许多多气壮山河的故事和长盛不衰的梯田文化。

“波耕水媷,盈盈其间”。湾水石坎梯田,是一首湾水人民改造自然、追求幸福的奋斗史诗,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选自《贵州政协报》

--> 2021-06-18 1 1 黔东南日报 c161613.html 1 湾水石坎梯田:农耕史上的壮美诗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