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6月19日

此心安处是吾家

○ 高 英

一位同事过去在乡下教书,孩子在县城读书,丈夫也先她调进城里工作,就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以方便丈夫孩子生活。但是,每逢周末,只要她因事不能回家,丈夫孩子就或骑车或搭乘客车,不辞劳苦地往她所在的学校赶。要知道她所在学校离县城可是有二十华里的路程。她对丈夫和孩子说:“城里现成的房子,买菜做饭又方便,你们却硬要赶几十里路到我这儿来,我这儿有什么好哇?”

丈夫听了笑而不答,女儿则唧唧喳喳说开了:“妈妈,你不回去,房子再好也冷冷清清,不像个家。你在哪儿,我们的家就在哪儿。”女儿的小甜嘴儿把妈妈说得泪光闪闪。

是啊,妈妈在哪儿,哪儿就是孩子的家。在外边上学或玩耍的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妈妈,只要没看到妈妈的身影,没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屋里屋外地找寻,直到找到妈妈为止,否则,就不能安心。

回想小时候,父母因工作关系在山里辗转数处,母亲到哪儿,我们的家就安在哪儿。有母亲的地方,就有温热可口的饭菜;有母亲的地方,就有保暖舒适的衣服和鞋袜。记得那年我上初中离开了家,每学期一放假,我就不顾一切地往家赶。一回到家,就急切地要见到母亲。如果母亲没在屋里,就一定要打听清楚母亲所在的地方,然后去找。尽管心里知道不用去找,母亲也会回来的,但不知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母亲心里才觉得安稳踏实。

后来我自己也做了母亲,每每听到儿子在外玩耍或放学回家喊“妈妈,我回来了”时,我就赶忙答应一声,儿子一听到我的回答就安心干自己的事去了。有几次我故意不答话,儿子就急了,大声叫我,直到见到我为止。

有很多老人,儿女长大了,在外成了家,他们会搬到儿女那儿住,以儿女的家为家,这又是为什么呢?说到底,就是想跟自己所爱的人住在一起,能够天天看到心爱的儿女和孙子孙女,当老人的就会觉得心安。

说到底,哪里才是我们的家?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安居的地方才是我们的家,我们所爱的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

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家。”

--> 2021-06-19 1 1 黔东南日报 c161797.html 1 此心安处是吾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