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振松
《淮南子·说山训》有言,“以小见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把解决群众小事当作大事来做,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是党员干部的好作风。反观当下,有的党员干部嫌群众的呼声与需求为麻烦,不能直面问题、认真解决问题,反而避开绕道而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违背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淡忘了党员干部的职责,没把人民群众利益真正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把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放在心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职时,曾写过一篇《心无百姓莫为“官”》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这就是小问题折射大民生,如果小问题解决不好,人民群众就没有获得感。很多时候,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实际是群众的实事和要事,关系到家庭的烦心事,反映民生热点的关键环节。比如群众的柴米油盐问、就学、就业、就医、基本保障等问题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民生大事。尤其是“小问题”导致群众的情绪、矛盾和纠纷等大问题,要慎重处理好。
群众之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小事”,哪一桩不与民生利益休戚相关,哪一件不同群众幸福紧密相连?这些更具体、真实、频繁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情绪变化与生活质量。群众的“小事”再小,也会构成社会和国家“大事”的细胞。
群众小事关乎大民生!因此,我们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头等大事,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起,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