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贺欣芝
6月18日,在省纪委监委机关驻大歹村工作组、丙妹镇关工委、大歹小学党支部和大歹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歹小学503名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门,参加“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长征精神”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重走“长征路”,切身感受红军长征艰辛历程,感悟红军长征精神,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本次活动通过模拟红军长征路的重大历史事件,重现历史场景,由大歹小学教师进行事迹介绍和精神宣传,其他党员干部用全力配合参与,助学生们将红色基因深深镌刻于心,使红色精神牢牢烙印于行。
“武夷山脉赣水滨,古郡红都颂瑞金”。此次活动,红军小战士从代家寨起步,在党旗的映衬下,站姿笔直、神采奕奕,队伍整齐、勇往直前,在老师的引导下,重温党在瑞金的治党、治军、治国的初步探索,领会红都的革命之根据,民心之所向精神。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红军小战士来到了1934年12月18日的黎平会议,领略伟大历史意义的“黎平转兵”激烈场面,感受红军在艰辛和苦难中“冲破教条束缚,敢于闯新路,避免陷入重围危险”的伟大创新和转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小战士来到了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为红军的艰难处境和悲壮氛围深受感触,为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洒下热血的精神深深感怀,为红军攻克困难后的心境开阔、士气大增而深受鼓舞,感受革命先烈“掏心见胆、揭短亮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领悟革命先烈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要启示。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红军小战士们来到了1935年5月的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大歹党支部等党员干部用双肩比作桥墩、用双手把牢桥索,为小战士们重现红军在“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中夺取泸定桥的场面,领略红军有智慧、最成功、最勇敢、最顽强、最艰难的战斗精神,学习红军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和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小战士穿过“茫茫草地”,越过“皑皑雪山”,胜利会师。飘扬的鲜红党旗,挥舞的五星红旗呈现了1936年10月会宁会师的胜利场面,高天澄澈,红旗漫卷,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战马嘶鸣、炮声隆隆,党在会宁担负起团结抗日、救亡图存的新使命,小战士们在欢呼声中深刻理解了“汇聚中国革命的滚滚铁流,汇聚无往不胜的力量”的会宁精神。
红领巾映照新的长征路,503名大歹小学学生模拟“长征路”,讲述了红军故事,重温了峥嵘岁月,缅怀了革命先烈,培养了学生们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的思想理念,这是一次红色之路,一次成长之路,更是一次传承之路。学生们将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积极勇敢接过旗帜,传承红色基因,在新一代的长征中焕发时代光芒,展示新时代少年的精神风貌和不凡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