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陆承林
镇远,一座穿越时空的千年古城;镇远,一幅雄奇灵秀的山水画卷;镇远,一座神秘多彩的文化迷宫;镇远,一片生机勃勃的投资沃土。
镇远县,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氵舞 阳河自西而入,山、水、城浑然一体,形成了“S”形的“太极古城”。镇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旅游资源丰富,被世界旅游基金组织称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世界十大最佳旅游胜地之一,被联合国国际旅游组织称之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被亚太旅游联合会评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享有“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十佳旅游古城”“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等美誉。
全县有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十张,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镇远古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氵舞 阳河、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天后宫以及包括镇远府城垣、卫城垣和四官殿的镇远古城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龙舟和报京“三月三”。此外,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8处。镇远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启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青溪铁厂是张之洞、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产物,“天字一号”钢锭至今存放于镇远。
2016年,镇远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近年来,该县立足县情实际,围绕打造国内知名的生态人文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强县”战略,以全域旅游的创建和发展,打开了文化旅游工作的新局面。
该县坚持把镇远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制定全域旅游实施方案,构建全时间、全空间、全产业、全过程旅游产业体系,推动产城景互动融合发展,以镇远古城为核心,大力实施古城景区提升工程,对古城精雕细琢,保持和提升“古”这个核心竞争力,将镇远古城创建成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构建古城周边旅游圈,大力挖掘风光风情风物,打造柏杨坪创意文化、石屏山军旅文化、中河山宗教文化和报京大寨、金堡爱和、尚寨苗屯民族民俗文化,以及涌溪匏瓜、青溪铺田、氵舞 阳黄桑田乡村文化等新兴旅游业态和人文内涵,深度开发氵舞 阳河风景区和高过河风景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大手笔策划沿氵舞 阳河农文旅融合观光产业带,以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理念,高标准建设以自行车道、人行步道为主的氵舞 阳河谷旅游慢行系统,在沿线布局风景、文化、民俗、饮食等旅游项目,打造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式旅游目的地。同时以氵舞 阳河为纽带,强化与上下游邻县合作,积极推进氵舞 阳河流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构建氵舞 阳河旅游文化产业带,推出带动全域、延伸周边的精品线路,努力实现处处是景点、满眼皆风景、随地可旅游。
当前,镇远县以5A景区为契机,通过创建全域旅游,使镇远文化旅游全景式发展态势初步显现。据统计,该县现有对外经营景区(点)10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有各类文化旅游服务企业1600余家,其中宾馆客栈700余家、农家乐150余家、旅游餐饮企业500余家、旅游购物店100余家,旅行社、旅游车队及景区管理企业50余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20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