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实验高级中学 杨 庆
一、研究背景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微课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不足,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本课题将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以高一化学为例进行研究,探讨微课对于教学效果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任务
目前在高中化学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心理上和思维习惯上都过度依赖教师,如不善于主动思考、仅关注教师布置的任务或作业,在小组活动中缺乏自己的想法,课前预习、主动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等,尤其是自主学习习惯不好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很为突出。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在充分了解微课概念的基础上,试设计几种不同类型的微课课例,并在现实中用两个平行班进行了部分微课教学。本文就微课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和学习效果的改变进行研究。
三、研究过程
按照微课设计原则,本研究中主要围绕演示实验类、推理计算类、讲授类进行论述。下面分别作具体论述:
1、演示实验类
《二氧化硫的性质》微课信息主题名称 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的实验是高中化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选题意图 了解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的注意问题,实验现象先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内容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1》第三章 第三节第1课时二氧化硫性质与应用适用对象 普通高中高一学生 1、通过观看微视频,掌握二氧化硫漂白性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教学目标 2、了解二氧化硫与水过程中的原理,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用途 课中探究活动知识类型 实验操作型制作方式 拍摄、PPT时 间 3 分钟
《离子反应方程式》微课信息主题名称 离子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在高中阶段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选题意图 需要学生对概念理解准确,对离子反应及方程式书写深刻理解内容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1》 第一章 第三节第2课时 离子反应方程式适用对象 普通高中高一学生 1、通过观看微视频,掌握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 2、通过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用途 课中探究活动知识类型 推理计算型制作方式 拍摄、白纸和笔时 间 8 分钟
2、理论类 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为例。
四、研究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前后的问卷分析,学生希望老师在微课中出现的内容有:(1)共价键、离子键的区分及书写;(2)原电池工作原理;(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4)电极方程式的书写;(5)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比较、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比较)。基于此,本研究设计了以上教学微课。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验班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研究,对照班按照常规教学,具体结果及数据如下:
以 2023届同层次20班与24班为实验班,以同一评价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微课的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
五、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化学微课对高一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促进作用。高一学生由初中过渡到高中,思维模式改变、学习内容加深、学习任务压力大,微课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用微课学习,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高。
2、实践成果:形成了三个教学课例,可供以后教学使用。
六、反思及设想
微课虽然有先天性优势,但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学习模式差别很大,也与教师的教学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去甚远,而且有的科目可能不太适合。前途很光明,但道路很曲折,有很多问题是我们应该予以考虑的。如教育制度及投资保障问题,广大教师的认识与支持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养成问题,微课内容系统化问题等。
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学生高中的一年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更需要微课这样可以反复学习的课程来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有效提高学习成绩。我们也相信,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会走出一条符合本校本班学生学情,而且能够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造性的微课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