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师资综合培训中心 杨再富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由于统编教材普及时间较短,如何挖掘统编教材的德育功能,在传授知识中渗透德育教育,一直是我潜心探索的问题。经过对我几年来所上班级学生的认真观察和了解,列举学生不良行为和成因如下表:
以上小表还未能彻底罗列学生当中存在的全部问题,只是我在和孩子们交往中发现的较为普通的现象,这些问题不是个别的。作为教师的我,遇到这些棘手的问题深感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
我参加了省城的统编教材培训。在几天的“洗脑”过程中,最让我惊喜的是教材的改变及教师角色的转变。统编教材更加重视对孩子品行方面的教育,教材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浓郁的“传统味”、深厚的“革命情”、高擎的“价值观”,德育资源丰富。当时我一直在想:以朋友身份去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和学习这些问题,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经过两年在使用统编教材中挖掘德育功能的探索和实践,我有以下成功经验。
一、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结合统编教材中蕴涵的德育功能的挖掘,每一个单元我都有深深的感悟和收获。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18课《小猴子下山》这篇童话故事通过讲述小猴子下山时由于目标不专一,最后一无所获的故事。浅显易懂地向学生传递了做任何事情,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始终如一,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结合统编教材内容,我在班上开展许多活动,如:根据小学语文第四册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号召小朋友来帮助班上被烫伤后留下残疾的杨某某同学,因病住院的欧某某某同学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关心。每学一篇课文,孩子们都会有一些感悟,并能付出一些行动。《妈妈睡了》让孩子们明白了如何体谅父母,《纸船和风筝》学生学会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等等。
二、关爱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语文教学无处不在。生活上,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的楷模,都是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记得孩子们上一年级的一天,黄某小朋友因感冒突然在教室里呕吐,满地都是污物,见状,我立即将他扶出座位,替他擦拭衣服上的残渣,别的同学都捂上鼻子跑一边去了,只有袁某某小朋友勇敢地拿起撮箕走向那堆污物。我的眼睛湿润了,谁说我们的孩子差,这些孩子当中不也有关爱他人的楷模吗?当时,我含着即将流出的眼泪告诉别的小朋友:黄某小朋友病了,需要关心,谁能像袁某某那样去帮助他呢?景某动了,他赶快拿起水杯,给黄某递上了一杯水,辛某某拿起拖把把袁某某扫过的地方拖得干干净净。家长会上,我说了这件事,许多家长深受感动。
三、课外交流是师生亲近的桥梁,亲其师才能信其教
和孩子做朋友,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放下老师的架子,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孩子一旦喜欢你,他(她)就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要让孩子喜欢你,你必须常和他们交往,像长辈一样疼爱他们,像朋友一样关心他们。上班的路上,总要碰到班里的许多孩子,这时,我就会用手搭在他(她)的肩上或搂着他(她)的小脸,边走边与他(她)交谈。杨某是一位特别腼腆且胆小的小姑娘,上课回答问题时总要走到她的面前,用耳朵凑近她,才能听到她细小的声音,而且每次都是老师点到她的名字,她才勉强回答。课间,我常把她从座位上拉出来,和她做游戏,还悄悄地告诉她:“你朗读课文的声音非常好听,别的同学都赶不上你,要是你能再大点声,让别的同学都听见,他们准会很羡慕你,能试一试吗?”她疑惑地看着我,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课堂上,我有意走到她跟前,鼓励她大声地朗读课文,还真的见效了,她的声音比以前大多了,读完后,还鼓励鼓励她,我看见她涨红着小脸坐下了。慢慢地,她的胆子大了,下课还主动找我聊天呢!
四、激励的语言是催生良好品行的催化剂
课堂上,我常会说:你真乖!你真棒!孩子会马上坐正。我说:某某小朋友真聪明,其他小朋友会马上举手抢答问题。如此之多的激励语言,不仅能激活课堂气氛,而且还能让孩子们与你靠得更近。吴某在日记上写道:“在家里我是爷爷的乖孙女,我常给他捶背,还说许多他喜欢听的话,比如等我长大了,我专门给你养老,挣多多的钱给你用,爷爷总是笑得合不拢嘴。”这样的日记很有教育价值,讲评课上我让她上来念给大家听,我给了她一句评语:你是好孩子,我为你骄傲!她很激动,也很高兴,相信她以后会做得更好。
五、课外延伸是德育的深化和持续
课堂上所学的许多知识,课后要进行消化,要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大批量的作业,还不如让他们把精力放在一些课后实践上,让他们从小去体验生活体验情感。小学语文第三册第7课《妈妈睡了》,课前我让孩子们回家作一个调查:看看家里的长辈平时最喜欢干什么?第二天上课,我先安排几分钟给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昨天收集的成果,然后让1—2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孩子们都非常了解自己的长辈,王某说她妈妈最喜欢听音乐,张某说他妈妈喜欢看电视,……精彩的发言之后我便揭开了课题: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会体贴和孝敬长辈的小朋友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家是怎么做的?课文学得很顺利,学完之后孩子们对“相互关心、相互体贴”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课文的学习,要让孩子们明白道德伦理,把德育的培育置于教学的首位。
统编教材把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课文中,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传授知识,更应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功能,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德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