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淑兰
父亲是一名铁路公安警察。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他跑过北京,上海,西安等数十条列车路线,常常是夜以继日地行进在祖国大地之上。他给我的印象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十天半月不回家,回家一次,不是给张家帮忙,就是给李家帮忙,母亲常抱怨他多管闲事,他总说:“我是一名党员,党员就是为大家服务的嘛!”
那时,父亲出去做好事总爱带着我。每当看见一些孤寡老人没人管,他就会从工资里拿出一点钱去资助他们。有次我对他说:“我想买一本连环画,你却说没钱,可是你给那些老人们买吃买喝,咋就有钱了呢?”父亲说,你爷爷在世时,常教导我们要存善念,践善行,这是我们家的家风,一定要传承下去。当时,我虽不懂什么是家风,但一听传承二字,就想着祖辈留下的一些习惯风气晚辈是要执行的。后来,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也常常“与人为善、乐善好施”,而且我发现,做好事不吃亏,因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灵。
我上初中时,父亲从一名乘警变成了机关办公室文秘。他的工作看起来比以前轻松多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心却没变,他常常利用周末时间出去采访一些感人事迹,回来就加班加点地赶稿。一些亲戚朋友问他,周末不在家里好好休息,跑前跑后图啥呢?父亲回答说,啥也不图,就是想写,我身边有那么多感人的事迹,有那么多先锋劳模值得讴歌,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讲好警察故事。
父亲非常爱整洁。他的办公室里常常保持一尘不染,就是桌面上的文件、书刊、各种笔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他常教育我说,你奶奶常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有时我们在外面身心疲惫,但是回到家心情立马就变得清透明亮。整洁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让人心情愉悦,这是一种优良家风,一定不能丢。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整理的习惯,每离开一个地方,做完一项工作,我都会把物品收拾得整整齐齐,方便后来的人使用。
参加工作后,父亲常嘱咐我好好工作,只要是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一定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而我铭记这名老党员的教导,干工作常常是不怕苦、不嫌累,只要别人需要帮助,就会伸出一双友爱的手。刚参加工作那会,我被分到野外看井,办公室是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砖房。每年春天,这里总会有几场沙尘天气,由于密封不好,办公室的地上、桌椅上、工具箱上常会铺一层厚厚的黄土。每当看到此情景,我就主动拿起扫把去打扫卫生,不仅把桌椅擦洗得干干净净,还把办公室整理得井井有条。正是因为我的认真,后来被巡查的领导看中,将我调到队部主管后勤工作。
作为一名石油工人,我在工作中亲眼看到了几代石油人在荒漠中一生做着一件事——我为祖国献石油。我在佩服他们坚守的同时,更被一些家族的优良传统所感动,于是,业余时间我悄悄地拿起了笔,不仅涂鸦我视野里创业画面,也抒发我对奉献者的崇敬之情。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记录石油人的坚守和奉献,我想告诉人们,如果没有石油前辈的求实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石油事业的蒸蒸日上。当同事们好奇地问我,你怎么想起走写作这条路时,我就非常自豪地说,我父亲就是一名优秀的宣传干事,是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我。
父亲没有明文规定的家风,他不会用《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告诫我们,而是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我们。在我看来,正是这些优良的家风教育,才让我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我心里,良好的家风犹如无形的财富,支撑一个家庭栉风沐雨,而我今天能有一技之长,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写作者,也是父亲当年教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