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6月27日

武工队老战士龙德义:

“与党同龄,更要同心同行”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田清 王晓梅 魏丽萍

6月25日清晨,一缕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老干病房,显得格外温馨祥和。与党同龄的武工队老战士龙德义端坐在椅子上,在阳光的沐浴下神采奕奕。

“与党同龄,是我的骄傲;能在枪林弹雨中活下来,是我的幸运;能看到今日祖国之强盛,是我的幸福。”回忆起之前经历的峥嵘岁月,龙德义感慨万千。

1921年7月,龙德义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西沟龙家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家乡遭受旱灾,粮食颗粒无收,连野菜都挖不到,饿死了很多人。

龙德义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兄妹几个靠母亲给地主当长工养活。童年时,他就去给地主放羊,一次被羊踢破了嘴角,至今留下一块伤疤。到了冬季,天寒地冻,夜里他只有依偎在羊群里取暖。

“就在我们家揭不开锅的时候,党领导的‘牺盟会’送来粮食,救了我们全家的命。”龙德义老人回忆说,1935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到达陕北,发动全民抗战,壮大革命力量。在龙德义的家乡,党领导的地下组织“牺盟会”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筹集粮食发放给劳苦群众。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龙德义深深感受到,共产党是为穷人谋利益的党。于是,他毅然参加了党领导的民兵组织“武委会”——八路军武工队。

1938年1月,龙德义在地下党员龙交德、龙景全的介绍下,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鲜红的党旗,他高举右拳庄严宣誓。特殊环境下,尽管压低了宣誓的声音,但仍能感受到心中澎湃的激情。

“入党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到一座土庙里,参加区委党校学习。”通过短短3天的学习,龙德义这个年仅17岁的放羊娃,成为一名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革命战士。

回村后,龙德义积极进行抗日宣传,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和减租减息。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他被上级党组织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武委会”指导员。

“抗战中,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发动群众,积极筹集军粮支援前线。”为了多打粮食,龙德义带领“武委会”民兵开荒种地,硬是在村前的乱石滩上开出近200亩耕地。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日本鬼子多次到村里扫荡,烧毁房子、抢走牲畜和粮食。”龙德义和武工队员们及时组织疏散群众,避免了伤亡。

为了粉碎鬼子的扫荡,龙德义多次带领武工队深入敌占区,破坏铁路、公路和通讯设施,配合八路军作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和战友们顶着枪林弹雨,一路前行。

抗战胜利后,龙德义历任山西省平顺县第二区委副书记、第七区委书记,山东省博平县第四区委书记。

1947年3月,龙德义踏上了去山东的革命征程。龙德义是独子,当时姐姐、妹妹都已出嫁,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离家那天,裹着小脚的母亲,拄着拐杖,饱含热泪送了一程又一程。

1949年3月,龙德义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随大军南下。历经6个月的跋山涉水,他和战友们来到了贵州。10月10日,他带队解放和接管黄平县旧州区,被任命为旧州第一任区委书记。

“当时,旧州的匪患十分猖獗,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剿匪,稳定新生政权。”龙德义说,旧州解放不到一个月,国民党残余反动势力、潜伏下来的敌特分子、土匪武装,纠集近3000余人攻打旧州,妄图夺取囤积在旧州的军粮、食盐和枪支弹药。

“机枪枪管都打红了,战斗十分激烈。”龙德义和战友们沉着应战,打死打伤土匪数十人,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提起那段历史,老人眼眶泛红,几度哽咽:“当时的剿匪斗争激烈而残酷,为保卫红色政权,我们许多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黔东南工作期间,龙德义历任镇远地委组织部科长,剑河县委书记,黎平县委第一书记,州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州委常委、州纪委第一书记等职。

孜孜不倦地学习,成了龙德义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在龙德义老人简朴的卧室里,有一个老旧的粗木书柜,书柜里摆满马列著作、党的理论等书籍。由于常年翻阅,书的封面都磨白了。

龙德义老人的儿子龙远平说:“从我记事起,就看到父亲总是在书桌前看书,不停地做笔记。”

“听党的话,党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1983年底,龙德义光荣离休。本应乐享天伦,但他服从组织安排,第二年担任了州关心下一代协会副主席。

“孩子们吃得饱吗?穿得暖吗?还需要些什么……”龙德义时刻牵挂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一有机会就到学校、村寨看望他们,带头捐款解决孩子们的困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好事实事。他多次被评为全省、全州“优秀共产党员”“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与党同龄,更要与党同心、与党同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时刻保持一颗初心。”不管地位和身份如何变化,龙德义内心的信念不变、执著如初、激情依旧。

“这辈子,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83年来,入党誓词和那面党旗早已融化到了龙德义血液里,这是一种忠诚——青山常在,信仰永存。

--> 2021-06-27 武工队老战士龙德义: 1 1 黔东南日报 c162291.html 1 “与党同龄,更要同心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