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庸兴
近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追求农产品早上市曾是许多农民提高种植效益的首选。过去,早熟产品因其产品早上市、卖价高,能多赚些钱,但随着种植户的增多,这种一味赶早的农产品已渐渐失去了优势,让众多赶早农户叫苦不迭。
出现这种现象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农民一哄而上种植某种农产品,结果产品大量上市,虽“早”却失去了“物以稀为贵”的优势,导致价格大跌,收益大减。比如,原来大棚草莓生产技术刚开始推广时,三四月上市的草莓,每公斤能卖到二三十元甚至更高,种植户当然能够赚钱,可现在,早上市的草莓每公斤才十元左右,大棚种植草莓投资又大,这样一来,效益自然降低,有时甚至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一些早熟农产品普遍存在甜度低、口味差等缺点。
根据上述两方面原因,笔者认为,当今农民种植农产品不能再一味地以农产品上市早晚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首先考虑农产品质量如何、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何。也就是说,首先要选择最适合种植的品种,其次再考虑产品上市的时间,因为质量的好坏是农产品能否进入市场、能否热销的关键因素。同时,农户还要了解、分析该农产品市场销售情况,以此来判断该品种是否适合发展、是否会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