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任永杰
初夏时节,行走在雷山县西江镇连城村的乡间小道上,道旁绿枝花艳、相映成趣,路面宽阔通畅、干净整洁,让人不自觉放慢脚步,慢慢细品这秀美的乡村风光。村党支部书记余俊海自豪地说:“有了‘村规民约’后,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变得越来越强,环境越来越美!”
近年来,连城村坚持党建引领,将村规民约作为推进村民自治、树立文明乡风的有力抓手,探索新时代新农村德治、法治、自治新路子,充实丰富村规民约,不断推动移风易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为什么要制定村规民约?“过去,村里的环境卫生没人管,群众卫生意识差,垃圾随手扔,杂物到处堆,走到村口就会闻到一股股难闻的气味。”回想早些年的种种情景,余俊海直摇头。
连城村位于凯雷高速西江出口处,距西江千户苗寨5公里,是游客进入西江千户苗寨的必经之路,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但由于村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生活垃圾随意排倒、鸡舍旱厕随意搭建,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蚊蝇乱飞,严重影响村容寨帽,游客都不愿意在村里停下来游玩。
“以前村子里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随处堆放,尤其是夏天,亲朋好友来做客都捂鼻子,游客更加不愿意来了。”村民李仕菊笑着说,“近几年,我们村的‘颜值’提升了不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整洁漂亮了,空气也好了,这是大家伙儿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遵守村规民约,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卫生,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户,自觉接受文明监督。”
连城村新制订的村规民约比较全面,对社会治安、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卫生保洁等方方面面都有专项规定。“我们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部分纳入村规民约,要求严格落实搞好公共卫生,保持村容整洁,就是要从思想和行为上加以制约,督促村民养成人人注重生活环境、天天打扫卫生、及时清理垃圾的良好卫生生活习惯。”余俊海表示,“当时我们多次召开村‘两委’、户代表会议商讨研究村规民约细节问题,我们的考虑是村规民约既要接地气、切实可行,又要有约束力、奖勤罚懒。”
从走家串户宣传,到村里下大力开展整治提升行动;从村干部带头自扫“门前雪”,到村民自己清理“瓦上霜”……谈起村容村貌的整体改善、群众观念的转变,余俊海很自豪,“现在我们村村容村貌变好了,居住环境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好了,村规民约发挥了大作用。”
村规民约不仅挂在墙上,更要落到行动上。连城村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公共场所“十不准”;聘请保洁员,购置垃圾桶,定期清理卫生;成立理事会,建立家庭卫生评比制度,开展卫生检查、评比,评选“先进模范家庭”……村干部更是以身作则,一点一点地改变着村民的卫生习惯和观念。
“颜值”提升了,游客也愿意来了。村民丁俊贵看到了商机,他把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接待游客。他说,现在一天能接待两三波游客,也有近1000元的收入,不用再外出奔波,生活真的是越过越好了。
村规民约是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以及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西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西江镇将继续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积极鼓励、引导辖区内各村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使村规民约真正在广大乡村“落地生根”。同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村规民约“约”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约”出村民一起鼓足干劲改善人居环境的信心,真正让好乡风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