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啟萍) 近日,在岑巩县天马镇落坑村合作社辣椒种植基地里,20多位村民忙着对辣椒进行除草、施肥、盖土,锄头除草声、村民说笑声相互交织,仿佛在合奏一曲动听的交响乐。
“大家除草的时候,锄头不要伤到辣椒,施肥的时候要保证每一株都要施到位,盖土的时候要多盖点……”落坑村产业振兴特派员杨胜超在辣椒种植基地里耐心地指导着。
今年,落坑村合作社种植辣椒30亩,虽然遭受了几次雨水灾害,但由于及时进行辣椒苗移栽、挖沟排水,没有耽误种植时节和正常生长,目前长势良好。
“之前栽辣子的时候,我就在这里栽,现在我又在这里除草,这里的活路我都没错过,今年辣子长得好,我们也有做不完的活路。”村民黄光堂小心翼翼除着草并笑着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晴空万里的辣椒基地里,烈日有利于除草,但劳作的人们却汗如雨下。
“最近一段时间天气好,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天气除草,给辣椒除草、施肥、盖土后,有了充足的肥料,没有杂草争抢辣椒的养分,也不担心干旱了,在特派员的指导下,接下来我们主要是对辣椒进行病虫害预防。”落坑村党支部副书记余慧琴擦着汗介绍,从她脸上,仿佛看到了丰收的喜悦。
众人拾柴火焰高,好钢用在刀刃上。“为促进产业稳步、高效发展,该镇对辖区内13个村分别选派了1名懂产业、懂技术、知民情的专职产业振兴特派员,由农服中心统一调度。”天马镇党委书记张平介绍,通过“党支部+特派员”的产业发展模式,结合镇情,问计于民、施策于民,对每项产业进行知识宣讲、跟踪督导,在群策群力、科学推进中,让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天马镇新增油茶种植面积4000亩,种植烤烟4000亩、辣椒2800亩、优质稻2630亩、百合2000亩、黄精1000亩、太子参1000亩……在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产业振兴特派员发挥着产业发展“助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