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大风洞乡老君寨小学 雷红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口语交际作为小学语文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已被老师们广泛重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材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的案例,往往因为教师引导的偏差和生硬地照搬教材,使得学生说话的范围很窄,说得浅薄,听得空洞,而交流几乎就是几个文明礼貌方面的合作表演,完全没有有效的交流,没有生生互动合作的广泛交流。 尤其农村学校,老师们更是放任学生自由去说,看似热闹非凡,但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交际中的有效交流与谈话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我们的口语交际课究竟应该怎样上呢?结合近几年的口语交际教学谈几点感受。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的使用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适当地取舍或调整。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牵着学生学教材。教师要尽可能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使用的教材做出相宜的“裁剪”,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加深、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材只是一种育人的媒体和手段,是给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的范例。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选择、补充和调整。教材首先是人编的,别人的思想,别人的观点,并不一定都正确,并不一定都符合你的教学实际,哪怕是专家也可能在某些领域存在瑕疵。所以,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一定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如果死用教材,生搬教参和别人的教案只能是照葫芦画瓢的临摹,表面像而实质虚,没有自己的灵魂和思想,也就不可能更好地领悟选材的目的和掌握教材的外延,更不可能让学生在交际训练中,有“话”可说,有“问”可疑,获取更多的知识的同时得到表达能力的训练。
二、创设情境,组织交际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也应该在生活实际或模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把总的钥匙,即一个“活”字。这个“活”的金钥匙其实就是适宜交际的情境或氛围。
1、选择交际内容,训练目标分层,螺旋式上升: 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确定话题(选题)。交际的话题应来自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也就是说学生的需要是交际的前提,学生感兴趣,才愿意说,才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制订目标是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的前提。
2、营造民主、宽松的语言环境,培养小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是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课上,许多学生的嘴却很“紧”。要真正地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因此,建立民主宽容的课堂气氛,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
3、提供 “动”的交际案例,人人参与。在案例的互动中,学生的语言自由放飞,这样的“活”的案例,为口语交际的实效提供了保障,实现了交际的多向互动、沟通,使学生的言语五彩缤纷、充满个性,具有一定说服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很好提高。
三、教师精彩引导,保障训练的落实
开课激情:口语交际的过程可以说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课前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起学生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有表达的欲望,愿意交流;课中引导:在交际的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支持他们大胆的想法,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提取信息,从而提高认识水平,锻炼能力,发展思维; 细节要求:规范语言和文明礼貌齐谙。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交际态度和说话方式的引导,给予正确积极的评价。对于学生明显的语病、用词不准确等错误,应适时给予纠正。可以让学生互相评论,互相帮助,在实践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在评价的时候,多鼓励表扬,批评和指正要“和颜悦色”“转弯抹角”,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规范语言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熏陶,使学生逐步养成有礼貌以及尊重、善待他人的良好品质。
四、说是基础,听是习惯,要并驾齐驱
听和说是口语交际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不是割裂开的 ,也不是简单地加在一起,而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听到过程也是学习表达的过程,倾听更是学生顺利进行交际的良好的习惯,善于倾听,才能善于表达。听懂了才能正确应对,应对正是对所听内容或问题的反馈,二应对的过程就是表达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之前都有一个通病——会说不会听,有部分学生是不会不愿说,也不听,所以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时,要重点培养学生听人说话的习惯, 引导学生听别人说话要认真、专注,听清楚别人表达的意思,以便能对别人的话做出及时反应,灵动交际。
五、 互评互励
口语交际课还应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互评互励,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自主发展,并让学生获得鼓励,看到存在的问题与毛病,从而主动解决问题与克服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