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7月05日

“一件毛衣”见初心 领袖情怀暖民心

——“毛主席送毛衣”系列报道之一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光能 龙晓慧

湖南汝城有“半条被子”的红色故事,贵州剑河有“一件毛衣”的红色记忆。

在黎平县黎平会议纪念馆内,珍藏有一幅 “春风送暖”的国画,画中描绘了“毛泽东在剑河给苗族群众送礼物”的感人故事。

这段红军与苗族人民结下鱼水深情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剑河县柳川镇镇江村(原中都村)陡寨组。从剑河县城沿着清水江驱车往柳川镇,行至镇江村入口处,有一块小广场,“毛主席送毛衣”纪念石碑矗立中央,石碑上刻着的“毛主席送毛衣”鲜红字样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

时间回到1934年12月,中央红军转战剑河。那时正值寒冬时节,当红军队伍途经剑河县柳川镇中都村(现镇江村)陡寨组时,看到一位苗族妇女和一名小男孩在凛冽的寒风中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倒在路边。毛主席关切地上前询问,说不了汉话的妇女只能用手比划着说,她家一年种的粮食全被地主收去了,她只有带着小孩外出乞讨,天气突然变冷且颗米未进,因而晕倒在路旁。

望着饥寒交迫的母子俩,毛主席眼角泛泪,立即从身上脱下毛线衣,又从行李中取出一床布被单、两条装满白米的干粮袋,递给妇女,并蹲下身告诉她:“我们是红军,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贫苦人民谋幸福的。”妇女激动得泪水涟涟,连连点头致谢。

这个故事,在陈云1935年所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中就有记载。文中详细记录了毛主席送毛衣的故事:“当我等行经剑河县附近之某村落时,见路边有一老妇与一童子,身穿单衣,倒于路边,气息尚存。询之,始知为当地农家妇,秋收之后,所收回之谷米,尽交绅粮(地租),自己则终日乞食,因今日气候骤寒,且晨起即未得食,故倒卧路旁。正询问间,红军领袖毛泽东至。告以老妇所言,当时毛即时从身上脱下毛线衣一件及行李中取出被单一条,授予老妇,并命人给以白米一斗。”

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陈云的记载,当地史志部门通过实地调查核实,寻访到了这段感人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柳川镇镇江村(原中都村)。原剑河县委办副主任、史志办主任杜建安告诉记者:“刘通权的祖辈和父辈在接受这件毛衣时,并不知道,当时的毛泽东刚刚从疟疾中恢复过来,身体虚弱,从黎平至剑河途中不时还需要坐上担架。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还是从身上脱下毛衣,送到了穷人的手里。这一举动深刻体现了毛泽东真挚淳朴的为民情怀。”

在调查中,县史志部门还了解到,毛泽东所救助的苗族妇人叫李老心(音),当时的孩童是她的二儿子吴昌科,李老心、吴昌科已去世多年,现今她的孙辈们依然在当地生活。

主人公李老心的孙子、今年56岁的镇江村村民刘通权说:“没有红军,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这个家,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

一件毛衣,温暖了一户苗族家庭几代人,而一项民族政策的颁布执行,则温暖着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心。据史料记载,1934年12月24日,红军总部进驻剑河县城,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向各军团政治部主任发出了《关于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

“红军进入贵州之前,对苗瑶民只是发布过口号,这个指示是以文件形式形成的早期民族政策,根据史料来查,这是最早期的民族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山田牛少居民视牛如命,绝不应杀牛。土豪牛要发给群众,严厉处罚乱杀牛者’等内容。”剑河县史志办副主任田景才说。

“民族政策的颁布执行,加上‘毛主席送毛衣’的故事,真真切切地‘捂暖’了当地百姓,苗族群众开始相信‘红军是穷苦人民的救星’。”田景才说,从12月17日进入剑河到12月26日北上台江,短短10天时间,剑河加入红军队伍的青年就达到了四百多人。

时至今日,“一件毛衣”不仅暖了人心,也照亮了百姓的幸福。“在这份红色精神的感召下,镇江村的老百姓不等要靠,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大家坚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走在全县脱贫的前列。” 镇江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发说。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从一件毛衣到民族政策的颁布实施,从脱贫攻坚到同步小康的全面胜利,镇江村见证了从贫穷落后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87年过去了,苗族母子已经先后去世,但毛主席关心穷苦百姓的故事成为了当地脍炙人口的美谈,人民领袖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一直温暖着我们……”杜建安说。

--> 2021-07-05 ——“毛主席送毛衣”系列报道之一 1 1 黔东南日报 c162721.html 1 “一件毛衣”见初心 领袖情怀暖民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