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平县第三中学 张徽丹
黎平县是侗族聚集地,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在黎平县内,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教学优势,将侗族文化的因素进行有效融入,使学生在提高自身审美意识的同时,也得到侗族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教学目标。
一、将侗族文化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丰富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内涵。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内容丰富,鉴赏的音乐也是涵盖了古代到近代优秀的经典曲目,对学生的精神文化给予了有效建设。通过将侗族文化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可以增强音乐鉴赏课侗族发展历史与人文相融合的教学功能,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侗族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度,进一步创新性地拓宽了音乐教育的内涵;增强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2、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与侗族文化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侗族文化也是音乐传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特别是侗族大歌和侗族琵琶歌。高中学生在进行音乐鉴赏的过程中,能得到心灵的净化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于高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通过将侗族发展文化融入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能使学生在对传统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时,得到传统文化精髓与传统核心价值理念的陶冶和熏陶,从而使学生受到艺术、思想、道德、人格等全方位的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3、有助于学生在艺术与精神相融合方面的发展。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能对人的思维、情绪起到放松、舒缓的效果,有助于精神层面的建设和丰富。而通过侗族文化与高中音乐的融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个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从而向学生传达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意识,使学生得到艺术与精神的融合教育。
二、高中音乐鉴赏与侗族文化相融合的教学策略
1、将高中音乐鉴赏的基本乐理知识与在传承中的侗族传统文化元素融合起来。侗族文化内涵涵盖了生产活动、艺术、文化等方方面面。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与侗族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侗族文化的多方面元素,如音乐、戏曲、舞蹈等。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侗族传统文化特色的音乐作品,作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理解能力,完成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其次,将侗族特有的器乐和乐曲作为学生鉴赏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侗族的民族艺术魅力。如侗族琵琶名曲《丢久不见长相思》、牛腿琴与《腊汉想你》等。
2、在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中进行多侗族传统文化理念的融合。侗族大歌集中体现出要求人们整齐划一,团结协作,提倡人类热爱大自然,在一些歌曲中教化百姓要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对学生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将这些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得到审美能力提高的同时,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首先,“礼”理念的融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秩序观念。“礼”内涵非常丰富,不仅包含着政治制度、社会秩序,更有着重人们的道德规范、个人修养的层面培养。因此,教师通过将“礼”与“乐”的融合,有助于形成学生遵守秩序、尊重道德的行为习惯。其次,“和”理念的融入,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融入“整齐”的理念,能使学生在配合演奏、分声部练习时,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从而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
3、结合实践教学活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与体验侗族传统文化的融合。实践教学活动是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既丰富了高中鉴赏课的教学形式,又以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音乐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如在教学《节假日喝米酒的礼仪》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组织学生结合当地的侗族人联姻的《拦路歌》进行讲解,也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一个生活环节。另外我们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进行采风,寻找老艺人等活动,这样使学生充分地了解了当地纯正的侗族传统文化。
现阶段,对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每个侗族人的历史使命。作为当地音乐教师应该通过将侗族传统文化与高中音乐鉴赏课融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