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思铭 通讯员 龙鸿儒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黔东南州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根本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入手、从突出的问题抓起、从现实的利益出发,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取得实效。
坚持问题导向,面向群众公开征求反馈意见。由州委州政府和16个县(市)委县(市)政府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结合“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公开了解群众的烦心事困难事,公开向群众征求办实事需要意见。截至目前,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下基层开展调研10177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789条。
梳理项目清单,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理事项。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召开专题研讨会,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现实的利益出发,围绕“四新”抓“四化”,聚焦“五个着力”拟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再次与群众沟通征求意见后最终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并在州、县主流媒体上公布,公开向群众承诺办实事清单。目前共确定项目清单854项,其中州级50项、县(市)级804项。
狠抓工作落实,面向群众“急难愁盼”解决问题。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责任单位具体落实”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具体方法措施精准发力,明确时间表、责任单位、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的工作进展情况纳入督查督办事项,对项目清单落实清理进行按月调度督查,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群众脸色检验项目成色,用群众满意度考量项目完成度。截至目前,全州共办结项目78项,其中州级3项、县(市)级75项,群众对已办结事项的评价中,非常满意的有68项、满意的有10项。
黔东南州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住房、社会治安等重点民生领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铸牢为民情怀,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群众最需要什么就办什么。在群众急需解决的就业问题、住房租赁补贴发放问题方面,目前全州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1763人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387人,提供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在岗8277人,完成住房租赁补贴发放1900户,为跨县区安置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办理居住证19134张。在产业发展方面,目前全州完成300名科技特派员选派任务,特派员已全部赴基层开展农技服务,帮助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其中林下食用菌2.5万亩、林下中药材70.48万亩、林下养鸡出栏581.36万羽、林下养蜂25.52万箱。
群众最关心什么就办什么。目前,凯里市实施天然气第一阶梯销售价格由原来的3.60元/立方米下降至2.72元/立方米;施秉县、剑河县率先完成城市新建停车位308个。在群众觉得难办需解决的政务审批方面,全州除涉密和特别复杂事项外,各进驻部门87.4%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一窗办”分类受理,实现无差别受理。全州累计办理“跨省通办”业务56164件,节省申请人跑腿次数112328次,州直部门完成27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