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7月11日

正常下班应成为正常现象

○ 江德斌

近年来,部分互联网企业争相延长工作时长,鼓吹996、007等加班模式,声称“996制是福报”,在办公室铺行军床,强迫员工超长加班,令劳动者身心疲惫。如今,当互联网大厂开始强制正常下班时,再次引发社会热议,很多人不看好反向操作,认为无法持续,还有部分员工不赞同取消加班。哎,真是奇了怪了,居然将超长加班视为常态,正常下班反而被吐槽,三观都要被颠倒了。

长期以来,“朝九晚五”就是上班族的固定工作模式,一天八个小时,也是国家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长,如果需要加班,必须依法支付加班费,并且有加班时长限制,不能超过底线。人不是只有工作,还有生活,需要休闲娱乐、陪伴家人。禁止超长加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身心,过正常人的生活。

由此可见,无论从法律角度,还是基于劳动者的立场看,正常下班都是合情合理的事,也是文明社会应有的制度保障,岂能变成了另类!显然,对于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反向操作,应给予鼓励和支持,毕竟工作不是一切,劳动者也不是机器,长期过度透支,必然会危害身体健康,影响情绪和心态,甚或诱发悲剧事件。

事实上,除了极少数必要的应急情况,超长加班的意义并不大,很多人是被动式加班,担心领导认为自己不够勤奋努力,表面上是在加班工作,实际上在摸鱼、划水,做样子应付罢了。可见,变态的加班文化,并未给公司带来正向效益,反而增加了无谓的成本开支,令员工得不到正常的休息调整,产生了怠惰心理,消极对待工作,进而令工作效率下降。

正所谓过犹不及,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考量,不应以时间作为单一衡量标准,应讲求效率和质量。而且,有些工作是拼创意、创新能力的,这种更加不能限制时长,需要给予员工更多的自由,让其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激发创作灵感。因此,企业要做周全考虑,将眼光放长远些,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主动遵守劳动法规,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 2021-07-11 1 1 黔东南日报 c163309.html 1 正常下班应成为正常现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