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7月11日

如何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岑巩县天马镇初级中学 何晶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职责,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的引路人,必须以优良师德为立身之本,将教育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传承下去,践行幸福教育,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将给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德育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讲:“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思想品质、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治学态度、生活作风及处事方法,处处影响着学生。既然教师的言行和品质对学生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应怎样为人师表才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呢?

第一、营造德育的学习环境。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把学校布置成一个文明的学习场所。在校园内张贴德育宣传横幅,在布置教室时,也用上“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用语。学校广播站经常广播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耳濡目染,置身于这样一个德育氛围,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第二、教师要克服“分数至上”的思想。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是以德来“成人”的教育,其次才是“成才”的教育。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克服“分数至上”的思想,把德育工作切切实实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时时处处渗透好德育教育。

第三、经常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德育主题教育是实现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学校德育活动中,结合上级有关要求和精神,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开展“献爱心”活动,到敬老院进行慰问;邀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教育讲座;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宣传教育,认真贯彻 《中学生德育大纲》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

第四、师生平等,氛围和谐。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一个过程,师生关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因素,对教学效果会产生深刻影响。在课堂上,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开展多样性的课堂互动,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为人师表,一定要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知识。

总之,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口号,它更是一种行动,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把这种理念转化为现实。我们常说“德才兼备”这个词语,“德”字排第一位,其次才是“才”。我们教师要明确德育的重要性,让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我们教师携起手来树立榜样,以德育人,正确地引航学生人生的导向。

--> 2021-07-11 1 1 黔东南日报 c163325.html 1 如何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