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江县新场小学 李时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农村的很多青壮年纷纷涌入城市务工,家中适龄的孩子撂给了年迈的父辈、祖辈等进行隔代教育,很多的孩子就变成了“留守儿童”。在这种大环境下怎样才能搞好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我就自己近年来的教育谈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入小学的学生年龄较小,在幼儿园接受的知识都是以游戏为主,要让他们在一堂完整的课中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接受系统性学习的初级阶段,培养兴趣尤其显得重要。新入学的前两堂课,我没有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教学,而是把小幼的知识有效衔接。组织学生按照高矮顺序排队,挨个儿报数,伸出自己的左右手等,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教学。学生大部分都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每个学生收到奖励的小红星之后露出灿烂的笑容,几天下来学生就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学习充满乐趣,让他们感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快乐与需求。
课堂数学小游戏。游戏可以引导出孩子学习的天性,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轻松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中的《简单的计算》这个课时,我课前准备了若干份整套的教学币,把学生分成4个人一个小组,让小组内模拟售货员卖东西,一个买一个卖,其余2人监督,组内人员轮流交换角色。学生时不时还为提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争得耳红面赤,让老师评理。整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课时学生还说老师我们下次还要玩这种游戏。
数学教学紧密地联系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高于生活,数学不能脱离生活。我在每次备课时我就想要教的知识与哪些生活的实例密切联系,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例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单纯地讲授数学知识,用生活化的情景并配上相应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解题。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有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的前面有5人,他的后面有9人,他们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我课件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自己做,很多的同学不加思索地写上5+9=14,我没有直接地否定同学们的结果,我先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来扮演小明,接着请5人站在小明的前面、9人站在小明的后面。这时,课堂上就像炸开了锅“老师,是15人”。随堂就让学生大声地说出算理。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堂,是活动的课堂,学生知识的掌握要在实践操作中,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汇报中形成,是探究知识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之一。低年级学生更适合用动手操作来辅导学习理解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活动性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都能操作的机会。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道解决问题“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学生会直接从文字中获取信息,也有少数同学会去数有多少个橘子。“装满”是什么意思?师生交流后要让学生完整地说出条件和问题。弄清了题意和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28个圆片表示橘子,真正地数一数、分一分、摆一摆。教师巡视。利用圆片分一分、摆一摆,学生能很容易找到答案,可以装满3袋。通过动手操作,为解决问题积累活动经验,学生通过回忆刚才分橘子的过程,用我们学过的画图、列算式、画箭头等方式简单又清楚地把分橘子的过程和结果正确表示出来。
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知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习热情,灵活抓住课堂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