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7月19日

如何布置小学语文的课后作业

○ 从江县下江镇中心小学 吴菊霞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高效性,教师就必须要从语文课后作业的本质入手,从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入手,从学生的课后作业需求入手,制定出一套适合于自己教学课堂的课后作业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真正地从课后作业中获得提升,对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布置分层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作业设计也要注重分层,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得到有效训练。教师设计难易度不同的作业,可以使得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结合自己实际完成作业,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如在教学《古文二则》后,我布置了以下的分层作业:选择a,b,c,d中的任意两项作为作业(也欢迎尝试三种)。a、背诵《菊》《莲》,并将它们翻译成白话文(隔天交)。b、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中一则,在古文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观察体验,写成状物作文(隔天交)。c、阅读课外读物中的古文《爱莲说》,古诗《梅花》《青松》,写读后感(三天后交)。d、为同学推荐介绍自己自学并已熟悉的古文,准备在课堂中交流(一星期内进行)。这样的一些设计,给了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完成相应的作业的选择余地,学生能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也能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

二、课后作业做到适时适量,增添作业趣味性

小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兴趣不高,主要是因为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不高造成的。因此为了可以提升课后作业的实用性和高效性,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增添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真正地对语文课后作业有一个根本上的改观,促使学生可以在课后作业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另外,教师在布置语文课后作业时一定要做到适时适量,让课后作业可以真正起到巩固提升学生基础能力的作用,教师在讲到一个章节内容时,一定要及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以检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在讲到《我的四季》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在讲述完四季的每个特征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现在是哪个季节,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去搜集一下这个季节的特征事物。比如是秋季,这个季节秋风萧瑟,树木也开始凋零。这时候学生就会搜集一些泛黄的树叶和一些成熟的果实,作为秋季的特征。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搜寻到的秋季特征后面写上一句话,可以是一些简单的话,如:秋天到了,树叶开始脱离妈妈的怀抱,来到大地爷爷的身边。通过这种课后作业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作业中找到很多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更为积极主动。

三、作业的布置要注重探究性

探究是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碰撞思维、发挥潜能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语文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在布置作文作业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时自己制作一本作文集,将自己的作文进行整理,并在每一次的作文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中的优秀作文进行编辑与评选,最终组成一册班级优秀作文集;或者在学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后,教师适时地安排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或者在一节语文课结束后,教师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延伸性的作业,如编辑专题手抄报、黑板报,进行书法、绘画创作,交流读书心得等活动。在这些需要合作、探究才能完成的作业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布置得当,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 2021-07-19 1 1 黔东南日报 c163840.html 1 如何布置小学语文的课后作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