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停洞镇中心小学 杨冬秀
背诵能积累词汇、掌握语言、加强语感、激发想象力、加强记忆力、锻炼灵活的大脑。这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语文教师应该把学生背诵能力的培养置于阅读教学之中,正确有效地应用背诵这一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背诵能力,而且能推进素质教育。下面谈谈自己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技巧。
一、指导学生掌握文章内在联系进行背诵
一篇完整的文章,都是由字、词、句、段及其联系组成的,篇中分段、段中分层,层中分句、句中分词、字。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在联系,学生对文章的内在联系了解之后,再指导背诵,就容易多了。例如《大海之歌》这篇课文,课后要求“背诵课文第二段”。指导学生背诵,应按“段意——层意——句意”的顺序进行指导。
二、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课堂上经常请背书背得快、背得好的同学上讲台来现场为同学们背诵课文,介绍学习经验,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例如我们班的杨×同学,他在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我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背书时先读几遍课文,把课文内容弄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去背,就很容易背诵出来了。他还举例说背《太阳》一课,记住这篇课文写两个方面:一是太阳的特点(远、大、光、热);二是太阳离我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我在讲评时充分地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学习方法,突出强调学习的自觉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引导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入手去背诵课文。这样做,使同学们身边有了学习的样板,更有利于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三、指导学生用“循序渐进记忆法”背诵
先背下第一段,然后背第二段,在背下第二段后,把一、二两段从头至尾背一遍;然后背第三段,第三段背下后,再把一、二、三段从头至尾背一遍;然后再背第四段,背下后再把一至四段从头至尾背一遍……依次下去,直到全文背下为止。这种方法好似滚雪球,雪球越滚越大,背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到最后一段时,要多进行几遍强化背诵,这样全文或全诗可背得滚瓜烂熟。
四、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背诵
许多优美的诗文图文并茂,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为学生创设情境,使背诵内容形象化,就可以增强背诵的效果。如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动画的特点,将古诗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通过观察、朗读、想象,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诗的意境,就会牢牢记住古诗的内容。再如指导一年级学生背诵《春天来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美丽景象的视频,美丽的画面、生动的解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对背诵的内容一目了然,毫不费劲就能背诵全文。
五、指导学生用“提纲挈领法”背诵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
六、指导学生用“线索记忆法”背诵
每篇课文内容是按一定顺序写的,都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线索。记忆时,可以先让学生理清课文的线索,然后按照这条线索进行记忆。如,当学生选择背诵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第二自然段时,可以先提出“这一段描写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哪些景物”的问题,让学生理出“树木——积雪——小鹿——影子”的线索,然后按这条线索背诵。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背诵出这一段的内容。
背诵课文的方式方法很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