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7月21日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开展“三维训练”

○ 黄平县新州镇黄飘中心小学 杨 梦

新课标中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训练如何得到很好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有所收获,我在实践与摸索中发现,在这小小的训练阵地上,也能获得新知,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极大培养。

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强化写字的训练。首先是读音的训练,一是要求读准字音,采用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男女生读等方式,随时正音。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音特点来说,前鼻音和后鼻音、边音与鼻音是最难掌握的,借助这个训练,把音读准。二是要掌握朗读词语的方法,这也需要长期训练,它不同于读课文,没有抑扬顿挫,要求读得干脆利落,克服把词拆开来读的现象。这一过程的训练达到读音正确,朗读准确。

写错别字是小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多笔少画时有发生。先让学生结合自己或是他人书写的情况指出哪些字容易出错,怎么错,再让学生把易错的字写几遍,容易写错字的学生就在黑板上写,同时指出学生在书写笔顺上存在的问题。

二、应用训练。为了把词语积累下来,同时较好地掌握与应用,我在学生还只局限于用一个词语说话的基础上,慢慢训练,慢慢引导,让学生选择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练习说一段话,思维逐步开阔。于是学生渐渐会用一行五六个词语说话,我把它叫作“牵强附会。”这些词语虽然并无关联,但通过情景的创设,也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有的创设让学生开怀大笑,有的又能让人思考。后来学生能用更多更多的词语说一段话,对于爱动脑筋的学生他还会把盘点中所有的词语串起来,编成一个故事,有的情节跌宕起伏,妙趣横生。这一训练,既积累了词语,又发散了思维;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看似一个整理、盘点,只要用心去教,真正地让孩子把学习当快乐,获取的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一节课里学生综合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长期训练下去,我想学生对语言文字能教好地掌握,而且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让学生写日记。因为写日记不受题目、内容、形式等限制,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都是写作对象和内容,学生写起来也较容易。只要学生稍微留意生活,提笔即可有物可写。加之,日记写作很灵活,可写人,可记事状物,也可发表自己的见解,篇幅也可长可短,学生写起来难度不是很大。这种训练写作形式很受学生欢迎。教师对学生日记的批改也较自由,一周可批改一次,或轮流抽改,或以等级评定,偶尔也对部分学生进行详批详改。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只要大致浏览,评定等次即可,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多作几次详批详改,当面几次辅导,学生进步也快。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

学生乐于写日记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日记是学生鉴别真、善、美,假、丑、恶的地方,是学生宣泄喜、怒、哀、乐的场所,是学生生活与心灵相融迸射火花的再现,是学生吐露心地秘密的小天地。透过它,我们可以走进学生心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日记的批改中,我们为师者除了从写作角度评阅外,更应该洞察学生心理倾向,正确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未来。

笔者所从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占大部分,这部分学生因缺少亲情或家庭贫困,环境艰苦等而造成了学生因长期苦闷而情绪低迷,已不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了,心里很不健康,长期处于闷闷不乐,思绪絮乱的黑暗中。如不加以心理辅导,他们难以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在日记批改中,发现这些问题后适当运用心理辅导,会让学生觉得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从而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

--> 2021-07-21 1 1 黔东南日报 c164121.html 1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开展“三维训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