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7月29日

初中体育耐久跑的教学法

○ 从江县宰便中学 解振秀

耐久跑是初中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一项重要测试内容,但由于耐久跑是既苦又累的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望而生畏,既不感兴趣,又不愿尽力去跑,大大地影响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是作为体育教师不能因为教材难上而放弃,因为耐久跑不但能增强学生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抗疲劳能力,而且还能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心理气质的培养以及生理发育和身体的均衡发展。为此,在教学中,本人尝试对耐久跑的教学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目前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现状分析

耐久跑是具有较强身体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是提升学生耐力素质的最有效的体育教学形式。在传统的耐久跑练习活动中,其整体相对较为单调,过程比较枯燥,而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因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由于学生没有掌握跑步的速度与节奏,学生缺乏跑完全程的动力和意识,主动参与耐久跑的激情不高;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正初步形成,也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些特点将会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影响。

在耐久跑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是运用绕圈跑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和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可是如果耐久跑的活动方式仅局限于跑圈,就显得枯燥乏味了,学生参加活动会感到身心很累,致使学生对活动的开展缺乏兴趣,整体教学效果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改进教学方法,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训练学生

初中生活泼好动,但自我约束能力差,且很多孩子在家娇生惯养,有怕苦、怕累的共性。所以,教师应改变以往单纯跑圈的传统教法,在增强耐久跑的趣味性方面下功夫。例如,可以针对学生性别、学生体质的差异,选用简易器材,把游戏、竞赛、趣味比赛、情境模仿等融入到耐久跑课的教学中,使学生在乐中练、玩中练,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身体,培养了他们的应变能力,还让他们在合作中变得更具团结力。

三、耐久跑训练的几种常用方式

1、托运伤员游戏。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在场的一端成两路纵队在起跑线后站好。当听到“预备”口令时,各组的第一名背起第二名,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各组第一名同学背着队友快步向前走或跑去,把“伤员”送到终点后,第一名留下,第二名跑回本队背起第三名向终点跑去。以此方法,继续进行下去,直到本队的最后一名被背到终点为止,先完成的队为胜队。

2、分组竞赛法练习。初中学生好胜心强,采用竞赛游戏进行耐力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耐力,同时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设置不同的比赛分组,各组之间进行比赛。例如,4×100米、4×200米、4×400米、4×800米接力跑,还可以把学生编组进行追逐跑比赛等。

3、运用障碍法练习。巧设障碍,增加难度。如跳跃、钻越等各种器材或自然的地形障碍跑等。教师可以在400赛道上设置上凳子、限高线,要求学生跳过凳子,从限高线下通过。这样能增加学生耐久跑的练习情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跳跃能力、应变能力。

4、变换环境练习。改变练习环境,使学生有新鲜感。可以今天绕校园跑、明天跑楼梯、后天到田野里跑,经常变换环境,使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耐力练习,使耐力跑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各种练习中忘却“累”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耐久能力。

耐久跑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跑长跑”,而是教师运用“秒表”以外的很多丰富的教学手段、方法把许多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培养学生练耐久跑的热情,让他们体会到通过锻炼可以取得明显的成果,同时让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而学生也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较为轻松地把握自己跑的节奏,坚持跑完全程。与此同时,还能充分体验克服并战胜困难的愉悦和实现自我的乐趣,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 2021-07-29 1 1 黔东南日报 c164585.html 1 初中体育耐久跑的教学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