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邹雨薇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天气仿佛一年比一年热。特别是大暑过后,好像是汤水到达了沸点,连风都夹裹着热浪,若非不得不出门,人们更愿意躲在空调房里。看见那些到大商场蹭空调的人,我忽然想起数百里之外的爷爷奶奶,还有老家的夏天来。
记得儿时的夏天,我与堂妹喜欢跟着堂哥他们在中午时分去河边溜达,他们男孩子下水游泳,甚至游到对岸去,我们最多在一米深左右的地方泡一泡汗淋淋的身子,然后湿漉漉地回家去换衣。那回家的一程,感觉特别凉爽。
回家要经过好几户人家,那时候村里安装空调的人家比较少,就算安装了,平时也舍不得用,所以,长辈们还是习惯将竹凉床架在门口的树下,甚至避免太阳的走廊上,然后躺下去睡午觉。有一户人家的男人,论辈分我叫他哥哥,论年龄我要叫他伯父。他睡午觉时鼾声如雷,连尖利的蝉鸣都逊色几分。
春明伯父的房子,夹在我家新旧房子之间,他家门口跟我家门口一样,都有一丛竹子,但多出一棵桂花树。他家的桂花树旁边,还有一棵香椿树,距离两米多,他就在两树之间扯了一个网袋,平时喜欢在那里睡觉。一条大黄狗,总是趴在他的网袋附近,好像守护他的睡眠。
大爷爷是我们这一宗的大哥大,因为没有出五服,加上他年纪最大,曾当过乡镇干部,村里人特别尊重他。而大奶奶特别喜欢我,经常拿些糖果给我吃,夏天还叫我去她家的门槛石上睡觉。因为他们家的房子是村里最古老的建筑,是个大宅院,据说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最让人艳羡的是他们家的大门,都是石库门,青石框,堂屋很大,可以摆十一二桌酒席。只是因为地形原因,北边门槛只有一级台阶,而南边门槛有六级台阶。每年夏天,村里的小把戏总是喜欢去占那南边的门槛石,在上面好好地睡一觉。那石头被阳光照射的时间很短,躺在上面有一种凉丝丝的感觉,特别舒适。
大爷爷大奶奶还买了两张竹凉床和竹靠椅,他们平时午休就睡竹凉床或竹靠椅,把一张竹凉床和门槛石让给去午休的孩子们。而我们这些小把戏,仿佛每天上班一样,去得颇为准时。
大奶奶常常显得很神秘,如果我们去的人少,她就会从家里拿出井水冰过的西瓜,切开来一人给一两片。或者,拿出早上从菜园采摘回来的西红柿,让我们大饱口福。
晚上,大人们习惯聚在一起纳凉聊家常。奶奶常常拉着我去大奶奶家小坐,她们坐在门口聊天,偶尔还做一点做一点针线活。而我则喜欢趴在门槛石上看星星、看月亮、看流萤。看着看着,想起名家笔下的童话,自己也仿佛变成了小仙女。那种感觉,特别的好!
在我出生的前两年,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村后的河上架起了一座大桥,菜地被征收。大约在我十五岁那一年,村民们纷纷迁出了千年古村,在道路两边建设房子。而我也因为求学,离开了家乡,故乡的夏天乐趣,也就渐渐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乡愁。
而今,大爷爷大奶奶早已相继谢世,村民们也已水流云散。至于我,更像一只候鸟,一般是逢年过节才回去跟亲人们聚聚。而且,就算回去了,聚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故乡的夏天,对于漂泊在他乡的我来说,就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