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8月10日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黄平县谷陇中学 杨 斌

教学活动是一项双向活动。严格说来,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因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都离不开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一直是数学教学研讨的中心问题。

一、把学习权利交给学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内因起着决定作用。只有把学习权利交给学生,他们才能积极地去思考,探索、获取、掌握新知识,在有所发现中得到提高。因此,要求我们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亲近学生,使课堂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眼、耳、口、手、脑协同活动,“主动学习”,这既是学生的学习权,又是教学的本质。现代教学旨在努力挖掘教材,又是教学的本质。现代教学旨在努力挖掘教师、知识和学生三个潜在智力,使教学成为一种学生的智力活动。如推导圆锥体积公式时,让学生自己设想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这样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核心,把学习的权利充分交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思维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

学生要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才能在头脑中形成数学认知结构,它是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是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过“同化”和“调整”不断发展的复杂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让学生都能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教学情境,使之最大限度地自始至终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初中数学新知识的引进,如①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在t小时内行过的路程是s千米;②用表格给出的某水库的存水量与水深;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④由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曲线所揭示的气温和时刻。然后让学生反复比较,得出各例中两个变量的本质属性:一个变量每取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确定一个值。再让学生自己举出函数的实例,辨别真假例子,抽象、概括出函数定义,至此学生能体会到函数“变”,但变化规律如何?教师要继续引导探究实际事例,指导学生开展以下活动:①描点,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②判断,判断各点的位置是否在同一直线上。③求解,在判断出这些点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④验证,其余各点是否满足所求的一次函数表达式。类似情况,可以引导学生从已知迁移到未知,让他们主动参与探讨,寻找规律。这样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一定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矛盾,从而了解知识的来源与发展,体验结论获取的方法与过程,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发展了思维。这里特别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的余地,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探讨的空间,创设必要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内在动机。教学节奏有张有弛,快慢适度,与学生思维同步。

三、及时反馈、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越全面,就越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以便从实际出发调控教学进程,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反馈于学生,学生再进行自我评价,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如对于定理、公式、法则等数学规律以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虽然早已被数学家们所论证与应用,但是前人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习应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揭示知识背景。例如,“三角形中位线”教学,首先让学生独立自学课本,接着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①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②怎样画出三角形的中位线?③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④请学生动手测量有关角的大小和中位线及第三边的长度,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这样,在问题设置中,教与学的信息交流极为畅通,学生的正确意见得到肯定,问题得到解决,疑难得到排除,使各类学生都有所得。

实践证明,当学生从反馈及评价中看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自我调节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时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 2021-08-10 1 1 黔东南日报 c165497.html 1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