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姚元辉 张英豪) 近年来,岑巩县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大坪社区“三社联动”改革试点为抓手,通过支部“联”社区、平台“联”资源、社工“联”服务的“三联结”模式,积极探索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方合力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全面推动搬迁群众快速融入社区生活。
支部“联”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设立社区党支部,根据社区楼栋党员数量和分布实际合理设立党小组,创新打造“党员+楼门长+骨干+网格长+社工”的社区“议事庭”,并按照“多对一”方式,组织县直单位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建立结对联系,提供实质性指导帮助。同时,党员帮扶干部定期到社区楼栋党小组报到,主动认领帮扶事项,社区定期将帮扶事项完成情况反馈到党员帮扶干部所在党支部,有效实现支部、社区双联。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99个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建立结对联系,1125名党员帮扶干部到社区报到。
平台“联”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社区1+1”管理“云”平台,采取“双线互动+党员带动+多方促动”模式,完善“网购员”“物业管理”“办事指南”“垃圾分类”“社区动态”“生活服务”等功能板块,引导社区爱心商家和经济开发区企业与社区合作,社区居民通过平台参与社区管理积分和接收就业信息推介,凭借平台积分到指定爱心商家兑换爱心商品,实现社区管理和外部资源汇集双目标。截至目前,已注册爱心商家14家,1000余人参加积分,兑换米、油、洗衣粉等日用品1100余件,通过就业平台信息推介实现社区就近就业1200余人。
社工“联”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凯里市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入驻易地搬迁社区,落实4名专业社工常驻社区指导社区治理,以发放问卷、个别访谈、入户走访、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社区需求调研,建立社区管理队伍培训、社区规划、社区组织建设等服务项目清单,实行清单式服务,为居民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服务。同时,示范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管理服务。
截至目前,共计服务社区2600余人次,开展社区管理人员服务专项技能培训200人次,提出有效社区规划建议30余条,发展147名社区居民加入社区公共管理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