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9月03日

镇远县天印村:

小辣椒成为富民大产业

○ 通讯员 廖 滔

近日,在镇远县都坪镇天印村辣椒基地,农户们正忙着采摘辣椒。

“今年全村种植辣椒1000多亩,按照平均亩产收入3000元计算,产值达300万元,带动600多农户增收。”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天印村村主任封朝明感慨不已。

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是天印村“一村一品”的产业崛起之路。

地处大山深处的天印村,有939户3860人。过去,这里是以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而辣椒则只是零散种植,是一个无产业的村落。

2017年,为提高土地的产出价值,村“两委”先后到石阡县、三穗县等地考察。同年4月,村“两委”领办了镇远县天印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发展西红柿、花边苕等产业,由于缺乏市场经验,以失败告终。

随后,村里决定进行第二次创业,因地制宜发展辣椒种植。为解决销路问题,村“两委”到遵义等地考察,并与遵义的辣椒深加工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订单。

2018年,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在村里流转300亩土地种植辣椒。

第一年,辣椒就喜获丰收,参与种植的90户农户尝到了甜头。从此,农户们积极参与辣椒种植,合作社负责提供辣椒苗和技术指导,农户只管种不愁销。

今年,村里的辣椒种植户增加到600多户,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人均种植1.67亩,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覆盖全村64%的农户。

“过去,农户种辣椒一怕不好卖,二怕价格低。有了订单式农业,给农户吃上‘定心丸’。订单新模式的出现,延长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条,保证农产品市场价值,使农户与合作社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都坪镇党委副书记罗国超说。

一张张订单,将农户连接在“致富链”上,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避免了盲目种植。

“我今年种了2亩辣椒,按照收购价5元/公斤,今年每亩能有3000元收入,过去单纯种植玉米,每亩仅收入1500元,现在收入比以前高得太多了。”该村村民封登勇高兴地说,这已经是他种植辣椒的第3个年头。

“只要市场销路能持续稳定,村民种植辣椒的干劲就充足。”封朝明介绍,现在全村大部分农户都种上了辣椒,打破了传统“自给自足”种植模式,小小辣椒已成为村里的富民产业。

--> 2021-09-03 镇远县天印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167505.html 1 小辣椒成为富民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