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9月04日

托起乡村少年篮球梦

○ 通讯员 金可文 陈光昌 廖尚海 摄影报道

天柱县的大山里,欧阳大松老师带着附近村子的孩子一起打篮球。两年来,在他的带领和鼓舞下, 60多个孩子放下手机,喜欢上了篮球。因为热爱,欧阳大松用自己的汗水把篮球梦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大山里。

约的不只是篮球

八月的一天,笔者来到天柱县社学街道长团村,一群身穿红色球衣的孩子聚集在村口一户人家前。

这是天柱民族中学体育老师欧阳大松的家。假期里,孩子们每天7点钟就聚到这里等着欧阳大松。两年的假期里,这已成了欧阳大松和孩子们的默契约定。

“您好!”见到我们,欧阳大松迎了上来。

一米六五的个子,瘦脸。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温文尔雅。脸上洋溢着阳光却又略微羞涩的笑容,这与想象中高大魁梧的篮球教练形象显得有些出入。

然而,他确实就是天柱民族中学体育老师,长团村孩子的篮球教练——欧阳大松。

“就是想带娃娃打打篮球,让他们少玩手机。”欧阳大松回忆,2020年暑假,他回到家乡看到村里孩子整天玩手机,甚至有的孩子成了近视、驼背。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在村里办免费篮球培训班。

“一开始只有几个孩子来,后来越来越多,连隔壁村的孩子也来了。”欧阳大松高兴地回忆,免费教孩子打篮球的想法很快得到大家响应,家长都主动把孩子送来学。

村民们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大家投工投劳、安装了篮球架、太阳能路灯,铺设了塑胶球场地板。长团小学的篮球场焕然一新。

那个假期开始,孩子们和欧阳大松有了一个约定:每天早上7点到10点,每晚7点到10点,篮球场上,不见不散。

两年来,在欧阳大松的带领下,邻村平甫村、渡马镇岩门村十里冲、邦洞街道胡家洞、摆头村等地的家长纷纷带着孩子慕名而来,六十多名孩子因此爱上了篮球。

带孩子打篮球,不仅让孩子远离了手机,还在孩子心里埋下了篮球的种子,是一种希望,也是梦想。

风雨无阻的训练

练球时间,孩子们聚集在欧阳大松家门口。不一会,学生到齐,欧阳大松一声哨响,大家跟着朝学校走。

路上,欧阳大松介绍,孩子们练得很刻苦,除了恶劣天气外,每天两次练习都不会缺席。但由于孩子们接触篮球的时间不久,他又只能在寒暑假期才能回来教孩子,进展显得慢了一些。

学篮球的孩子太多,欧阳大松一人照应不全,于是他召集了之前自己在天柱民族中学带的特长生前来帮忙。

篮球训练,有时阵雨不期而至,但孩子们却未放弃过。

“重心压低,护球的手要抬起来。” 欧阳老师把孩子们集中到球场边的风雨桥长廊,站作两队相对而立,一场“室内”教学有序展开,孩子们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原地练习起拍球运球的基本动作来。

廊外风雨大作,廊内刻苦训练的孩子们也是汗如雨下。

一会儿工夫,雨停了下来。长廊里的孩子跑向球场,欧阳大松和大学生徒弟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始练习着运球、上篮、投篮等动作。

赛出小村新风

当晚有一场训练赛,对阵方是邻村摆头村的孩子,这些孩子同样也是欧阳大松带的60余名学生中的一部分。

村里乡亲听说有比赛,也早早来到篮球场。晚上7点,比赛正式开始。一开赛双方对阵就陷入了胶着,你来我往的防守和进攻激烈,但双方都未能抓住机会得分。

“我来”,摆头村的7号球员无论在拼抢、运球上都较为突出,只见他在篮下一个箭步抢下篮板球后快步推进到中场。

看到对手运球前进,长团村的杨文超立即追上,几次尝试将球切掉,然而对方7号确实优秀,两个变向后把球传给队友。

这个传球只是过渡,7号接着又从队友手上拿到球后闪身突破,一个三步上篮,冲破长团村内线防守,将球投进篮筐。

“好……”精彩的进球引来场边观众一片喝彩。

比赛中,欧阳大松一直在场边给场上球员加油鼓劲,提醒球员防守站位以及战术实施。

孩子在场上挥汗如雨,乡亲们在场下随着场上比赛形势的变化也发出一阵阵喝彩声。

“娃娃的比赛很精彩!”全场观看了比赛的一名家长激动地说。

比赛结束后,按照惯例会有一个每天训练的总结。欧阳大松把所有的孩子都召集在一起,先玩“击鼓传花”,让孩子们先放松下来。

之后,欧阳大松和大学生助教老师认真地讲着当天训练和比赛中的一些细节,分析当天训练的情况。

采访中,大学生助教杨天文告诉笔者,他们非常感谢欧阳大松老师。杨天文通过打篮球于2020年考上了安顺学院体育系,而当天在场的还有同样因体育特长考上贵州民族大学体育系的田泰发,以及2021年刚考上广东理工学院体育专业的杨彬。

采访最后,欧阳大松坦言,有个孩子,虽然才上小学,但身高已达到178厘米,条件非常的好。他希望通过训练,让孩子强身健体的同时发现一些好的苗子,为孩子的将来提供更多的可能。

--> 2021-09-04 1 1 黔东南日报 c167720.html 1 托起乡村少年篮球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