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9月04日

苗家人的“吃”

□ 杨东升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走进丰富多样的黔东南苗族饮食文化里,让人一醉不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黔东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这里山川相互交错,山峦绵延,河谷深邃,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稻田沿山而上,形成纵横交错的梯田景观,从江县的加榜梯田,便是名闻千里的梯田景观,吸引了无数游人和摄影爱好者。

黔东南山区日照时间短,光合作用弱,水土寒凉,最适宜具有耐寒特点的糯谷生长。到了近代,由于糯谷产量低,更适合当地水土和气候、产量也高的籼米取代了糯谷的地位,籼米逐渐成为苗族人的主食。

而黔东南的食盐全仰靠外省,历代封建统治者曾借封锁或限制食盐供应,作为强化对苗族地区统治的手段。在长期缺盐的背景下,苗族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摸索出了以酸代盐、以酸补盐的烹调艺术,并由此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饮食个性的酸食文化。今虽已有盐,苗族人仍保留着喜食酸味菜肴的饮食习惯。

走进黔东南,让人惊羡的是丰富多样的野生食材。依山傍水而居的苗族人民,坚持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农耕传统,食材除了水稻、玉米、红薯和豆类等农作物外,在野生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方面可谓是得天独厚,并善于在不同的季节采集和打捞。例如老虎蕨、南竹笋等等,其中许多食材还是黔东南地区所独有的。

在过去的千年时间里,黔东南苗族人民一直生活在大山里、河谷旁,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对于食物原料和烹调加工技术的选择都比较本土化和原始化。他们除了传统的煎、炸、炒、煮等烹调手法外,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采用腌制法和熏制法来保存食物。在蔬菜丰收的季节,苗族人民便将采摘的蔬菜晾干或水煮至半熟,经凉水洗净,加入酸醋、香料和凉水,拿一口坛子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储存下来,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为了能更好地保存剩余的肉,苗族人采用熏的方式来保存加工。例如,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杀头猪来庆祝新年,吃不完的猪肉,他们便会采用食盐和花椒涂抹完,静置几天,接着挂在火塘上方或放置到烤箱中,用山中的木柴熏烤,七天左右便可拿出风干。

黔东南苗族的传统名菜很多,在口味上仍然是“酸”和“辣”占据主导地位。苗族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的说法。因为苗族人民深处大山之中,交通不便利,本地缺少食盐以及四季分明的气候,当地苗族人民就钻研出了腌制酸食,既可保存食物,也可以酸代盐,达到消暑解渴、开胃消化、抑菌防病的作用。著名酸菜代表就有“凯里酸汤鱼”“糟辣椒”“酸辣子”等腌酸制品。除酸之外,苗族人民还好辣,素有“无辣不成菜”之谓,这也与当地的气候不无关系,“天无三日晴”便是最好的解释,辣椒可驱寒祛湿。因此,辣椒种类及加工食用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诸如辣蘸水、腌辣椒、鱼剁辣子、剁辣子等等。

无酒不欢的民族特性深深地融入黔东南苗族饮食文化中。黔东南地处清水江和都柳江两大河流的上游,优质的水源也为酒的酿造提供了条件。当地种植玉米、小米、糯米、高粱等农作物便是他们酿酒的极佳原料。苗族人的热情也是与酒分不开的,从每日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日活动,酒,都是必备的待客之道,因为他们认为无酒不成礼。苗族的酒俗文化有拦门酒、转转酒、“高山流水”等等,这些酒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流淌在苗族人民的人情世故中,并不断外化成一种旅游要素,应验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古谚。

--> 2021-09-04 1 1 黔东南日报 c167757.html 1 苗家人的“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