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忠寿) 近年来,黄平县、乡镇、村三级坚持“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增岗”的思路,着力构建完善以“劳务输出、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创业带动”为支撑的多元化就业体系,着力打好“党建+就业”“组合拳”助力乡村振兴。
“劳务输出”转移就业一批。黄平县委、县政府将劳务输出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途径,着力推进有就业意愿低收入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依托县、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村级便民服务点、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市场等,及时发布务工信息3600条,推送岗位1868个。采取“分片包干、县乡(镇)村三级联合”的方式,深入农村开展就业意愿调查和外出务工引导,通过扶智和扶志相结合,着力推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共输转低收入外出务工4686人,比2020年外出务工人数增加了15%,确保了低收入户务工应输转尽输转。
“公益岗位”安置就业一批。该县针对部分农村低收入户无文化、无技能,外出务工难度大的实际,用足用活公益岗位政策,设置乡村卫生保洁员、水电保障员、公共安全管理员、乡村绿化员、乡村道路养护员、公益设施管理员、乡村养老服务员等公益性岗位,按照“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明确了用人管人责任,建立了公益性岗位提前预警机制,确保县乡(镇)村公益性岗位管理科学规范。加强和县级人社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动员农户参加乡村公益性岗位,按照农户需求,通过就地就近就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公益性岗位1800个,安置1860名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
“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一批。将开发“扶贫车间”作为吸纳低收入户的有效载体,以县级认定的远鸿生物科技、忠源圣制衣公司、野蔬菜培植基地、寨碧百香果种植合作社等17家居家式的“扶贫基地”作为吸纳低收入户务工的前沿“战场”,由辖区的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动员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又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户家庭就近务工,既解决了老人小孩无人照顾的问题,又实现了增加收入的目标,真正做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截至目前,全县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业3129人,合作社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28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