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周燕 李昌焯 万再祥) 金秋时节,在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新寨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基地,收割机在农机驾驶员的操作下,刈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气呵成。
“传统人工收割水稻,一亩地需要4个劳力,人工费需要500元,而一台收割机一天不仅可以收割四五十亩地,每亩费用仅为80到100元。”在岑巩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13000余亩的贵州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龙告诉笔者,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够让企业降本增效、农户增产增收。
岑巩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大县”。为巩固提升“国字号”品牌效益,岑巩县抢抓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机遇,政企同心同向,内培外引并举,紧抓产业链条延伸“牛鼻子”,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着力从制种大县迈向种业强县。2021年,全县发展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22万亩,预计生产种子773万公斤,产值1.3亿元,带动9个乡镇1.5万余农户稳定增收。
岑巩县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发展生态农业引领乡村振兴,着力推动绿色产业长效发展,实现生态产业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
时下,位于注溪镇岑王村“五子园”基地的金秋梨已成熟上市。基地里,果农陈启寿正忙着采果、选果、包装。
“目前,除了线下销售,我还利用电商及网络渠道销售金秋梨3000多公斤,收入1万多元。” 陈启寿说,村里得益于帮扶资源力量的支持,果园管理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产出的高品质果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时,当地党委政府及时修通了果园的产业路,并帮助解决果品销路难题等,水果产业路越走越宽阔。
近年来,岑巩县在水果产业上,重点围绕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发展,注重延伸产业流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县建有水果基地8.3万亩,已投产果园面积4.02万亩,全年可实现产值2.36亿元,产业带动全县建档立卡户4673户17750人,人均增收2460元。
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岑巩县充分利用杂交水稻制种田、优质稻生产田、烤烟地全面实施“稻+N、烟+N”轮种,因地制宜布局和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眼下,岑巩县天马镇小屯村280余亩茭白进入了采收季,村民们正抢抓时节忙着采收、装运茭白。
“每天有20余人采摘,每天的产量在600公斤左右,茭白经包装后,全部销往浙江 ,供不应求。”基地负责人马琪介绍,以前的小屯村水田一年就种一季水稻,土地利用率不高。今年,该村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在坝区种植茭白,为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今年茭白长势很好,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亩产值12000元左右。”
为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目前,岑巩县以杂交水稻制种、油茶两大产业为主导,重点围绕“林下经济、优质烤烟、食用菌、生态畜牧、商品蔬菜”等优势产业和“中药材、精品水果、蚕桑”等特色产业,高质量打造生态有机、绿色安全、高端精品的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积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稳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