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9月08日

坚守教育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

□ 汪永成

教师是人类社会最具良知的工作,社会学家称之为社会的“良心”。“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了什么样的人”已成为当代教师共识,因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挑战容不得教育熟视无睹,引导学生又红又专势在必行。“坚守教育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的“职业取向”是当代教师面临的时代课题。教师怎样定位自己的“职业取向”,实现职业理想和辉煌价值,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三有”:

一、要有“求变”观念

1、角色方式渐变

教育教学角色转换早已开启,属于教师主导的时代已成过去式,学生为主体的时代已经到来,教师角色已经发生十大改变:一是由“权威”向“非权威”的转变;二是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三是由“导师”向“学友”的转变;四是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五是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六是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七是由“挑战者”向“应战者”的转变;八是由“蜡烛”向“果树”的转变;九是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十是由“园丁”向“人生引路人”转变。教师已从传统模式中走出,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适应时代变革。

2、课程研究转变

教师既要当课程研发结果的实践者,又要当课程研发过程的亲历者(参与者),树立校本教材研发的强烈愿望,这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研教一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教育结果求变

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要义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及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学习转变,教育结果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获取,过程成了探究学习的关键,过程决定结果,结果反衬过程。以往教育成果的收获让教师自诩头功,没有老师的呕心沥血、苦口婆心就没有学生突飞猛进、创造辉煌,如今是没有学生的探究勤研、自主创新,就没有老师的声誉资本、职业光环。

教育结果已经改变,过去是教师成就学生,现在是学生成就老师。

二、要有“苦学”意志

1、精学教学功夫

从古至今,大家认为教师职业是“铁饭碗”,如今,渐渐变成“泥饭碗”,不学无术的六类老师必将被淘汰:一是沉湎过去不主动接纳新技能的老师。学生已经生活在数字化的年代,而老师还是教育故土“原住民”;二是满足现状不懂得终身学习的老师。“互联网+教育”风暴来袭,教师要转变观念,海纳百川才能吐故纳新、拥抱时代;三是自以为是还停留在“面对面”沟通的老师。教师要会用数字化产品,突破时空,传输资源,让互联网连接你我他,才能与时俱进;四是只会讲标准答案而非多维度探究的老师。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教育没有始终唯一,“多维度”应该是教师教学追求的方式;五是人云亦云没有教学个性的老师。这类老师因盲从而普通,无创新而平庸;六是抱残守缺教育观念陈旧的老师。这类老师人生没有追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属“和尚敲钟”型老师。

教学是一门艺术,育人得讲功夫。

2、透学课程研修

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不再是教师的特权。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天生俱来的,得靠后天弥补,终身学习,而“课程研究”是提高素质素养的最佳途径:一是要广阅博览先进教育理念,让自己的教学过程不会丢“魂”;二是见贤思齐,涵养高尚师德,引领学生的从良尚善;三是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在育人空间得心应手,应对自如;四是潜心教材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将实践能力上升为理论经验,让知识转化为能力;五是做好教学反思,比较得失功过,以便扬长避短。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创新教育方法,在课程研修中去实践、去归纳、去总结、去完善,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拥有自己的不凡个性。

3、深学教学科研

教学研究是教学相长的最佳方式,老师们在研讨中陈述观点,共享资源,取人之长,促进友谊,反馈得失,增长见识。教研要做好几个方面的事:一是听课评课各抒己见,求同存异,重求优化,不求唯一;二是说课研讨关注表达和教学设计,环节紧扣,过程完善;三是论文交流要突出亲身体会过程,课题要有时代性,推广要有可行性;四是教材研究要有针对性,教师对教材的掌握度、方法运用及效果预测;五是经验交流要互学互帮,畅所欲言,胸怀开放,善纳谏言;六是教学PK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最大优化。

教研是教学过程的最高境界,它需要团队合作,需要集体智慧,它不仅是一门学问,更应成为一种享受,因为大家都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更有意思。

三、要有“冥思”能力

1、深思教学模式的操作性

当前,教育界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弄得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公讲公有理,婆讲婆有理。有的学校为了打造特色品牌,统一教学模式,千师一律,罢黜百家,唯我独尊,教学效果出奇的“好”,畅享现代教坛,不少学校前往取经,“激情”早读,集体“备课”,任务型学习,精细管理等备受青睐,退回后制定方案,照抄照搬,机械复制,想演变成别人的分校,殊不知人家是企业文化的产物,军事化管理和金钱化刺激的混合体。所以在不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现代素质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综合素质,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教学方法要有自己的套路,但也要有随时更新,随势创新,确保模式可控操作。

2、苦思教学行为的可行性

教学过程要重视“三抓”;一抓学生习惯养成,这是提质增效的前提;二抓学生学习过程管理,这是提质增效的关键;三抓学困生培补工作,这是提质增效的刚需。做到“三个不放过”:一是注重系统学习,找到学习方法技巧,每个知识点不放过;二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人人成才,每个学生不放过;三是精准施教,正向激励,微处发力,每个细节不放过。

教学行为不求高大上,但求小而美,不求全而优,但求专而强,有效就行。

3、研思教学情境的审美性

教育是一种美好的相遇,不仅满足教师职业生存,还安放教师的心灵家园。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习八个维度”,那将是人生心灵深处的一次温馨旅程:一是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二是学生心理的舒适度;三是学生探究的有效度;四是学生情感的认可度;五是学生能力的提升度;六是学生知识的移植度;七是学生鉴赏的审美度;八是学生记忆的持续度。

总之,老师要教会学生用敏锐的眼睛审视世界,用睿智的思维环顾宇宙,用超凡的智慧畅想未来,在成长过程中感受美好,体验纯洁,在柔软的心灵深处播种春天,收获阳光,那么教育工作就是大美接力棒。

世界因教育而精彩,人间因教师而锦绣!

(作者系天柱民族中学党委书记)

--> 2021-09-08 1 1 黔东南日报 c167903.html 1 坚守教育初心 担当育人使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