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侗族刺绣、隆里花脸龙、新化舞狮、北侗民歌、十二诗腔苗歌……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让锦屏县拥有许多富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锦屏县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措施,通过不断的抢救和传承发展,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目前,锦屏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有隆里花脸龙、新化舞狮、侗年、瑶白摆古等省级非遗项目17项,有裕和腌鱼制作工艺、锦屏龙舟会等州级非遗项目23项,有县级非遗项目65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3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19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88人,在各乡镇建立非遗传习所7个、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示范基地4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个核心村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发展示范村。
抓好阵地建设,让非遗“安家”
近年来,锦屏县组织文化工作者不漏村、不漏乡搜索民间文化“基因”,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普查的范围涵盖了锦屏的民族民间文化、农耕文化、军屯文化、木商文化等,目前调查项目189个,共收集到非遗线索500余条,全县非遗“家底”基本摸清。
在开展非遗普查工作中,锦屏县对全县濒危、高价值的重要非遗项目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整理,如侗族刺绣、十二诗腔苗歌、侗族歌簦等。对民间老艺人、非遗传承人进行全面摸排,走访了800余人,不仅将他们的个人情况登记存档,还利用录音、录像、摄影等方式留下他们的影像,避免传承“断流”,进一步理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和保存等情况。
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场所阵地发挥的重要作用。2015年,锦屏县投入资金400万元建成九寨侗族文化博物馆和九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2017年,锦屏县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640万元,实施锦屏县侗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项目。
侗族刺绣国家级传承人陈显月说:“政府给我们建了非遗传习所,我们就有了宣传展示侗绣的平台,非遗项目就可以在这里安家落户、生根发芽。”
做好传承培训,夯实非遗根基
2014年至2020年,锦屏县加大培训力度,主要对刺绣、银饰、龙灯制作等传统手工技艺类和民歌表演类传承人群开展研修研习培训,完成传承人群培训15期1000余人,投入培训资金70余万元。
此外,锦屏县推荐20名优秀学员到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等国内一流工艺美术高校参加传统工艺研修,参加研修学员培训回来后带头创业并培训新的学员。传承人杨代梅从家乡彦洞乡黄门村赴上海培训学习回来之后,带领当地妇女创办了棉园刺绣合作社,实现年销售收入30余万元。传承人经过培训后推出一批批由绣娘、匠师、歌队组建成的各种表演队,鼓励他们通过开展文化商演活动增收致富。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合理规划利用,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举办隆里元宵舞龙狂欢节、瑶白摆古节、青山界四十八苗寨歌会、彦洞歌节、启蒙嘎溜文化艺术节、六月尝新节、新化舞狮文化艺术节、平秋重阳鞍瓦节、中秋民歌艺术节等民间民俗活动,通过支持民间民俗活动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传承队伍中来。
自2016年以来,锦屏县非遗中心认真组织开展“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并组织舞龙舞狮队、刺绣传承人参加省内外举办的非遗展示展演、文创产品博览及文化推介会20余次。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前往英国、巴西等国家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介侗族刺绣、隆里花脸龙等优秀的非遗文化。侗族刺绣、银饰锻造两项非遗技艺进入中央电视台《时尚大师》、《中华民族》栏目,使锦屏的地域文化、原生态民族文化得到充分展现。
近年来,锦屏县把非遗手工产业发展作为农村妇女增加经济收入的强力抓手。该县不断挖掘非遗手工技艺、大力引进和扶持非遗手工企业、持续不懈打造非遗手工产品品牌、积极努力培育非遗工艺产品市场等,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方式进行生产性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
坚持守正是根本,不断创新是关键。锦屏县让“旧艺”穿上“新衣”,让非遗在时代绽放光彩。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充分盘活资源,从打造非遗旅游线路、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上下功夫,最大程度实现非遗保护成果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