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江平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优师计划”):从2021年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以下统称“定向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引起的“师范热”现象令人欣喜,但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校教师通过“借调”、“考录”、“走关系”等方式到城市中小学任教现象严重,造成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流失,而农村教师“补给”则以应届毕业生和新教师为主,没有教育经验,农村学校成了教师的“锻炼点”和“加油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性也有逐年拉大的趋势。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加以重视,不仅要重视充实教师人才队伍,更应该重视在提升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打通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切实发力。一是要结合乡村实际因地制宜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学校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二是转变传统教师管理理念,树立“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协调机制,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潜能,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三是建立乡村教师长效培训机制,落实农村教师培训举措,实现城乡教师同学习、同培训、同考试、同锻炼,加强农村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育的“软实力”。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挖掘学校教职员工的内在潜力,使广大教职员工的智慧、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得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五是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从思想上关心教师的进步与成长,在工作上放手使用,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培养教师对学校的忠诚感和归宿感。六是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宣传力度,在学校内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七是健全城乡教师“双向互调”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选派农村新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锻炼,选派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鼓励特级、高级教师到农村长期工作。八是适当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实现城乡教师“同工同酬”或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增加农村教师“交通补贴”等。
(作者单位:中共黄平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