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仁海) “稻谷增产,田鱼丰收。”9月12日,凯里市开怀街道挂丁村村民许高云首次尝到了开“十”字形鱼沟稻鱼共生增产增收的甜头。
顶着烈日,许高云与家人一边打稻谷,一面捉鱼,田间充满了快乐。他喜滋滋地说:“以前养的鱼没这么大。今年实行开沟养鱼,这种方法好,稻鱼双丰收!”
今年,许高云家稻田养鱼4亩,每亩稻谷增产50公斤左右,鱼比往年多得5公斤多,分别增收100元和350元以上,总计增收1800元。
他回想起年初,市农技人员上门宣传和动员大家实施“稻鱼综合种养工程”,并现场培训和指导。栽秧前,村民必须在稻田里开鱼沟,宽度为50公分,深度30公分,呈“十”字形,验收合格后,该工程示范区每亩免费发放鱼苗4公斤。
当时,不少村民纷纷议论,说开鱼沟费力,又少得一行稻谷…… “我们苗家祖祖辈辈随放随养,照样吃鱼。”
许高云思想也一度纠结。
“开鱼沟,利于排水、通风、透光,增加边际效应。”水产师曹生权入户对许高云动员说,开鱼沟光照好,田埂边的稻谷没有“瘪谷子”,颗颗饱满,而且大穗。
稻鱼共生还可以解决稻鱼用水矛盾,前期,水稻分蘖,浅灌,鱼自然会集中到沟里,可以防止高温,减少农药对鱼的伤害。
另外,鱼能摄食杂草、虫子,它的活动利于松土活水,其排泄物可增加肥力,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施肥和农药成本。
水稻抽穗扬花期间,大量的花粉粒落入田中,是鱼儿的上佳饲料,鱼吃了花粉粒长得快,肉质好,是纯天然的生态鱼,也称“稻花鱼”。
听了水产师的介绍后,作为村民小组组长的许高云和大伙一样,吃了定心丸。发展稻田养鱼,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近年来,凯里市积极推广稻鱼综合种养工程,改变过去粗放粗管的习惯,开“十”字沟养鱼。今年,共推广10.5万亩,总产值增收1.6亿元。其中,该项目示范区2800亩,覆盖9个镇街14村2600余农户,总投放鱼苗1.4万公斤。
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站长杨培东说:“凯里市稻田养鱼历史悠久,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因‘稻花鱼’体质肥壮,肉质细嫩,骨软无腥味,蛋白质含量高,是凯里酸汤的绝配,形成了稻田养鱼产业与餐饮文化的良性互动,助推凯里酸汤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