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冉林) 今年以来,白果井街道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点工作,以“四个一”举措抓实防返贫监测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街道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一个机制守底线。制定《白果井街道关于对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集中排查的通知》,从制度上预防和解决返贫问题。监测“三类人群”,以家庭为单位持续跟踪监测收支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落实“三早响应”,针对监测对象存在的返贫致贫风险隐患,做到村(社区)级当场报,街道每月报,风险隐患第一时间核实,帮扶举措第一时间落实。消除“三类风险”,针对“三类人群”的返贫、致贫和生活骤变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风险。
一个原则定对象。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进行集中排查、分析研判,精准确定监测对象,确保做到“应纳尽纳”。“一张网”全面筛查,统筹村“两委”、乡村振兴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等各方力量,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拉网式排查所有农村人口,全面排查核实收入及产业到户、公益岗位等帮扶政策享受情况,实时更新录入系统。“一条线”动态监测,将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6320元且存在致贫风险作为监测线,兼顾物价指数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农村低保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动态监测对象。“一根绳”捆绑帮扶,严格落实乡村振兴队责任、村“两委”具体责任、监测责任人帮扶责任,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责任捆绑,与考核挂钩。实行村“两委”和帮扶干部“一对一”开展动态监测帮扶,确保返贫致贫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一个平台”强监测。依托“全国防止返贫监测系统”平台,采取干部走访排查为主,结合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强化动态监测,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干部走访“查”,按照“每户监测对象落实一名监测责任人”要求,监测责任人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邻里询问等多种方式,每月动态了解监测对象家庭情况,并录入“贵州乡村振兴云APP”。农户自主“报”,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提高农户政策知晓度,畅通农户线下申报、“贵州乡村振兴云APP”线上申报、各村(社区)综合研判申报等渠道,积极引导农户自主申报。部门联动“测”,统筹民政、教育、医保、水利、残联、住房等相关部门行业资源,每月进行数据比对、研判,及时将预警信息分类反馈各村(社区),实现监测对象动态监测全覆盖。截至9月初,共排查“三类人群”119户495人。
“一个精准”除隐患。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针对性“定制”帮扶措施,及早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精准“管用”,坚持因户研判、精准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制定技能培训、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等开发式帮扶措施持续增加收入;对无劳动能力或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丰富“够用”,坚持瞄准风险、对症下药,对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对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针对“三类人群”制定了各类帮扶措施10余条。长期“适用”,坚持“扶志扶智”管长远,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杜绝简单发钱发物和“一兜了之”“一保了之”“一股了之”,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截至目前,街道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有效解除了119户495人“三类人群”的返贫致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