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9月23日

榕江车江大坝开启“反包倒租”新模式

本报讯(通讯员 杨莉娟 钟柳生) 近日,榕江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一则“榕江县坝区产业发展反包倒租公示公告”,让榕江车江大坝开启了“反包倒租”新模式。

车江坝区是黔东南州4个万亩坝区之一,总面积10500亩。近年来为了确保车江坝区生产朝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榕江县国有平台公司对坝区农户“原有土地”进行流转,通过土地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运作完成坝区高标准农田改造。为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部署,经营主体以农民为主,榕江县国有平台公司转变身份,从直接生产经营者转换为“经营主体”的服务者,并将坝区土地反包倒租出去,逐渐有序地退出市场生产经营。

在榕江县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榕江县坝区产业发展反包倒租公示公告”后,陆续有农户前来咨询“反包倒租”模式。龙安奎就是其中一个。

龙安奎从事农业已有六七年的时间,深知榕江车江坝区在农业发展上具有“天然温室”的区位优势,农作物可以实现“一年三熟四收”,早熟蔬菜可成为周边市场的抢手货。得知榕江车江大坝可以“反包倒租”,他立即带着正要准备创业的儿子龙建林前来咨询。经过实地考察与了解后,他们立即与榕江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同,租用车江坝区60亩高标准农田。

“农投公司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服务,包括基础设施、水电,这些必须有的基本条件都是他们负责给我们弄好,我们就直接过来经营、生产就行了。”龙安奎告诉笔者。

生产经营者通过“反包倒租”进驻坝区生产,榕江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则提供农业相关的前期、中期、后期各项服务,有效支撑坝区农产品朝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无公害化的道路发展。

据了解,入驻车江坝区的生产经营者,每年必须确保一季粮食作物种植,既实现了农田用地养地相结合,也保障了该县粮食安全。榕江车江坝区“反包倒租”新模式的推行,一方面促使大量抛荒闲置或产出率不高的土地转向种植规模化,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田土地质量,在给予“原始”农户流转费用和促进群众就业的同时,有效促进坝区农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块地实现多赢。目前,榕江车江坝区已进驻9家生产经营者,完成6325亩的“反包倒租”。

--> 2021-09-23 1 1 黔东南日报 c169034.html 1 榕江车江大坝开启“反包倒租”新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