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骆区卡 通讯员 周群一) 近年来,黔东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紧紧围绕“五个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后续扶持,有力推动了搬迁社区可持续发展,让30.81万边远山区贫困群众逐步实现了从“贫困户”到“搬迁富”的历史蜕变。
强化党建引领抓组织,着力提高战斗力。搭建“街道办事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组织平台,构建“社区干部+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队伍建设体系,在11个万人以上安置区新设立街道办事处,成立社区党组织170个,社区居委会66个,直接参与社区管理人员581名;探索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管理线,协同推进“1+N”管理网络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打造“指尖党建”,充分运用“学习强国”APP等新媒体发送时事政策等信息,让移民党员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政策。
强化党建引领抓服务,着力构建融合力。狠抓公共设施建设,建立“出门七有”服务模式,累计新建(改扩建)学校79所,新增学位数54297个;新建(改扩建)65个卫生室。狠抓故土文化搬迁,构建起“一乡一区、一村一楼、一组一梯、一家一层”安置模式,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文化“四进社区”活动,增强身份认同感。
强化党建引领抓培训,着力创造就业力。坚持“三结合”开展就业培训,并成立民族工艺品手工制作作坊,组织开展刺绣等传统手工技艺和电工等现代技能培训。目前,全州累计培训劳动力76781人,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同时,在安置区建设190多家扶贫车间,有效解决了500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问题。
强化党建引领抓创业,着力激发原动力。实施创业扶持、就业固本、产业强基、公益惠民工程,给予搬迁群众创业扶持优惠政策,鼓励创办小微企业,带动搬迁群众就业4188人;建立就业联络机制,引导搬迁能人带头组建劳务公司,成立专业化队伍承接农业园区和景区建设等工程项目,打造“八大”劳务品牌,实现就地就近就业6.48万人。此外,大力发展产业,如在岑巩县开发区引进打火机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1903人稳定就业。同时,全州共整合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9757人。
强化党建引领抓产业,着力优化资源力。依托民族传统技艺,建设民族工艺品制作基地,发展民族工艺品加工业。如凯里市成立鸟笼编织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移民+订单”模式带动就业。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业,实现增收致富。同时,积极用好闲置资源,如从江县盘活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地下停车场等闲置资源打造食用菌“社区工厂”模式,就近吸纳搬迁群众务工。
强化党建引领抓安全,着力巩固稳定力。建立社区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建网格化分片包干责任制,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十小工作法”管理模式,实现社区自我管理;建立“新市民·追梦桥”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教育作用,用好新市民夜校等平台,积极开展“新市民·追梦桥”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群众、融入生活。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法治跟踪问效模式和人防、技防、物防“三防”结合的工作模式,维护移民社区和谐稳定。
强化党建引领抓民族团结,着力铸牢进步力。创建“一同步四融入”、“安置点+搬出地”纽带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美好精神家园”、“人+文化”同步搬迁、“民族文化+培训展示”模式,让搬迁群众随时了解搬出地动态,并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交融,为广大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