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9月29日

期待社区“公益小修铺”多起来

○ 费伟华

“在社区里缝补衣服只需要一两元钱,黄师傅很热心手艺又好,我们都爱找他。”近日,一居民来到宁波海曙区望春街道清风社区的“公益裁缝铺”缝补衣物。今年60岁的社区党员黄晓芳,从2018年10月开设工作室以来,他坚持为居民服务,平均每天接收10余个修改衣服订单,以一技之长助力社区事务。在工作室门口的一本意见簿上,写满了居民的感谢之词。(9月28日《宁波日报》)

小修小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自行车补个胎,鞋子补个洞,拎包缝个线、衣服修改一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可是,由于这些小手艺活利润薄,又辛苦,如果再在城里租个店铺付租金,就很难维持下去了;若摆路边摊,既影响市容,又不安全。诸多因素,导致小修铺越来越少,使居民感到十分不方便。

笔者以为,如果社区能够充分发掘“银发资源”,并提供配套的服务,让黄晓芳这样的“能工巧匠”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社区开展小修补服务,不失为便民利民的好办法。首先,社区中有了小修铺一席之地,解决了民生所需,可以让居民感到方便又实惠;其次,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再次,让“银发”能工巧匠发挥余热,舒展技能,不仅丰富和充实了老年人的生活,还弥补了社会需求的“空缺”,让居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期待社区“公益小修铺”能够多起来!

--> 2021-09-29 1 1 黔东南日报 c169462.html 1 期待社区“公益小修铺”多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