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佳丽
10月3日上午,贵州广播电视台大型融媒体直播节目《今朝更好看》走进黔东南,节目采取“演播室+现场直播连线+视频短片+航拍”的形式,为期一小时的直播纪实呈现了我州的旅游风光、非遗文化、林下经济、特色种养等产业,并对州委书记罗强进行了专访。全州各地干部群众收看直播后纷纷表示,将立足实际,鼓足干劲,为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做好文化和生态两篇大文章
“通过这个栏目让我们三门塘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更好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全省乃至全国的观众都能了解我们三门塘,更好地推动我们旅游经济的发展。”天柱县坌处镇党委委员杨迪看完直播后说。
作为一个苗族蜡染技艺非遗传承人,丹寨县蜡染非遗传承人张义萍激动地表示:“看到我们的苗族蜡染被那么多的观众朋友关注和喜欢,我感到非常的开心,也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今后,我将继续依靠自己的双手,认真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不断推动苗族蜡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是黔东南的“两个宝贝”。高铁高速的打通,凸显了黔东南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良好区位优势,更有底气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黔东南新未来。“十四五”时期,黔东南州如何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
丹寨县非遗中心主任韦士勇说:“丹寨以非遗为核心资源,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挖掘和整理我们的非遗资源,以万达小镇为平台打造我们的非遗品牌,以非遗为抓手来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30日,全州林下经济种植养殖利用森林面积累计达114.04万亩,总产值20.51亿元。“十四五”时期,我州将持续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继续做大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力调整林种结构,发展林下经济,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走好新型工业和乡村振兴路子
“看到了我们黔东南各种产业风生水起,特别是我们锦屏的鹅产业,发展规模宏大、壮观。作为锦屏亚狮龙羽毛球公司的一员,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我在这里上班工资福利待遇都很好。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了,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杨文海兴奋地说。
新型工业化是黔东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榕江县通过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目前,工业园区现有企业1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2021年上半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5亿元。
“园区采取一对一的‘保姆式’服务,定期走访企业随时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困难台账,跟踪调度抓落实,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榕江落户。”榕江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杰表示,看完直播后信心倍增,将苦干实干,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接下来,我州将继续以凯里、黔东、南部三大工业聚集区为平台,着力打造玻璃、钡化工、新能源电池、木材加工、民族医药、特色食品加工、民族民间工艺品等九大百亿级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州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绿色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0%。
凝心聚力共建美好家园
国庆假期,当大家正沉浸在探亲访友、外出旅游的欢乐时光里时,有一些人却放弃休息,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了坚守工作岗位,用辛勤的劳动庆祝新中国72岁生日,将“学党史办实事”落到实处。
在剑河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黄智仍和平时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这已经是他在医院度过的第十个国庆节。“国庆假期就是最忙的时候,也是最不能休息的时候,因为我们从事的是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果我们也放假的话病人怎么办。”
“国庆假期在岗,在加班的不止我一个,我身边的同事,全国的交警都是奋战在高速公路的一线,所以我觉得我穿这身制服,就有一定的使命感。”黔东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交通警察二大队民警郑刚说,今年是他连续第9年在岗位上过国庆节。
国庆期间,天柱县农投公司技术员和村干部正忙着为当地群众免费发放鸡苗。为保证鸡苗的成活率,发放现场,技术员还向养殖户讲解鸡苗喂养方法和饲料选择以及疫病防治等技术。据悉,鸡苗发放项目由天柱县农投公司实施,共发放65万羽,涉及项目款787万元。
……
激情满怀的黔东南人民,正立足自身实际,鼓足干劲、凝心聚力,为“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