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佳丽
从2010年至2021年,右手残疾的陆永江一步步从刺绣做起,在长达十多年的刺绣时间里,陆永江潜心专研刺绣技艺,用 ?手,以针作画,以线寄情,绣出了一朵朵美丽的幸福之花,成为科技致富的领头雁,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陆永江是一名侗族青年党员、全国青联委员。
陆永江年幼时右手因伤造成残疾,大学毕业后,工艺设计专业毕业的她,自己设计图案,右手不行用左手。经过潜心钻研刺绣,技艺日臻完善。
2014年3月,陆永江创作的手工刺绣精品—-“子孙背带”获得在湖南举办的“民族刺绣博览会”刺绣类二等奖。她制作的手工刺绣作品“行歌坐月图”在杭州参加刺绣博览会荣获金奖。同年11月,她自筹资金,创办了“彦婷刺绣坊”, 2018年获得了“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刺绣类“一等奖”。她剌绣的“凤凰呈祥”、“迎客松”、“欢乐侗女情”、“侗族大歌”等作品巧夺天工,在针法、色彩图案诸多方面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陆永江立足侗都黎平,将天生桥、肇兴鼓楼群、侗族拦路酒、地坪风雨桥等“黎平元素”制成一副副精美的绣品,并多次参加国内各类刺绣展销活动,成为宣传自己家乡的旅游名片。现在,她不仅刺绣侗族的工艺品、装饰品,而且还拓展到民族服饰,赢得不少客商的青睐,实现宣传家乡和经济收益双赢。2015年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莅临黎平大市场视察时,亲临彦婷刺绣坊视察,与陆永江亲切交谈并留影。
黎平是革命老区,受到红色文化熏陶的陆永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黎平会议“三敢”精神一直激励着她,总理的嘱托一直激励着她。
在陆永江的努力下,刺绣发展成了黎平特色产业,香包入选全国旅游商品。陆永江的刺绣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全国各地,甚至港澳台,年产值达500多万元。
“不忘初心,共享成果,感恩社会。”这是陆永江的内心感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她,积极响应残联的号召,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陆永江将民族刺绣引入校园,投身到全县残疾妇女、农村妇女和下岗女工刺绣的技能培训中。她耐心施教,手把手将刺绣基本技巧、色彩搭配、效果调理、绣品裱装等技能毫不保留传授给每一位参训的女同胞,确保姐妹们把刺绣手艺真正学到手。
陆永江还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创新工作培育人才,组织优秀成员一起学习,以“研究农民工家庭现状,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为课题,让回乡创业的农民工获得创业支持,合作共赢。从2014年起,陆永江对创业困难的农民工采取免费培训,先后在大稼、永从、龙额、德凤等乡镇举办培训班20多期,培训农家女、下岗女工和残疾人2000多人,带动15个农民工回乡创业,帮助她们走上了致富路。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2018年,陆永江又接手运营了腾讯公司在当地的一个扶贫项目,这个项目流转土地110亩,50亩种杨梅,10亩做成鱼塘,养黑毛种猪30头,发放给贫困户260头,放养本地鸡1000多只,通过和上海逸耕农业达成合作协议,她带领贫困户负责生产,他们负责销售。陆永江带领的这个扶贫项目帮助村里50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他们有的年收入多达2万多元,少的也达1万多元。
到目前为止,陆永江在黎平县岩洞、肇兴、高屯、蒲洞等地创办了侗绣基地7处,相继带动了500多位农村妇女脱贫致富,其中80名是残疾人,他们有的做起了电商平台,有的做起了海外的生意。她还主动资助贫困学生,全国有35名残疾人得到她不同程度的扶持与资助。陆永江也因此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中央“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兵”、“2020年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