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所在,也是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搞得越好,为民办事就能越得力,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会越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切实提升基层精准有效服务群众的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办实事,要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能简化为基层政府治理,也不能片面理解成社区自治,而是要形成并完善以党的领导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为支撑的治理体系。为此,要积极探索新发展阶段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和方法,扩大党的组织覆盖范围、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使党的主张润物无声地得以实现,在保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
聚焦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办实事,要进一步推动治理重心下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在基层治理中,只有进一步“强基层”才能更好地“打基础”。
聚焦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办实事,要进一步聚焦治理难题。全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办实事,才能切实为群众创造更放心安心舒心的生活环境。近年来,黔东南坚持党对基层治理全面领导,立足群众需求,围绕群众对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所期所盼,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坚持以建设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建设,推进32个“民主示范村(社区)”创建,通过推广红白理事会、合约食堂等开展树立文明乡风行动,启动建设30个乡镇标准化应急救援站和100个行政村应急广播系统,努力让群众生活更加放心安心舒心。
通过不断增强乡镇(街道)行政执行能力、为民服务能力、议事协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平安建设能力,不断加强村(社区)组织动员和综合服务、兜底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基层治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我州持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水平,回应好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需求、新期待,书写好百姓期待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