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0月13日

水尾镇:

“稻+菜”种植模式助农增收

本报讯(通讯员 朱光放) 寒露时节,在岑巩县水尾镇大树林坝区,稻田已经完成翻犁,成群结队的村民正繁忙而有序地进行着青菜苗栽种作业,一棵棵茁壮的菜苗在秋风中翩翩起舞,诉说着来年丰收的希望。

近年来,水尾镇充分发挥“万亩大坝”土地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引进种植主体,按照“党支部+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杂稻制种和蔬菜接茬轮作,充分提升土地效益,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们选择种植青菜,主要是该品种种植技术含量低,在田间管理上不用花费太多精力,群众都有种植青菜的经验,很快就能有效带动群众参与进来。”水尾镇产业专班负责人褚清木说,“我们前期这一批青菜大约种植500亩,全部签订了订单,市场根本不用发愁。”

如今,在水尾镇的万亩大坝上,杂稻制种和蔬菜接茬轮作已经成为坝区产业发展的主流,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附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近就业。

“近些年,坝子上一直都有活路做,从之前的种冬瓜、种花菜、种辣椒到现在的种青菜,这活路就没有停过,我们这样的弱劳动力,每天都能有七八十元的收入,既照顾了家庭又挣了钱。”新场村村民陈纯春说。

“今年的秋冬种,我们不仅要种青菜,还要种植西兰花、红菜薹、大头菜等各类时令蔬菜1000亩,争取在春节前上市。”水尾镇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水尾镇将继续按照“稻+菜”的种植模式,不断调优坝区农业产业结构,为乡村振兴奠定好产业基础。

--> 2021-10-13 水尾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70239.html 1 “稻+菜”种植模式助农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