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元彬 曾国仲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群众办实事,关键要突出一个“实”字。岑巩县立足发展大局,聚焦重点任务,在实践活动中坚持问题导向,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让为民办实事呈现新的“打开方式”,各级各部门用一个个行动给出答案。
找准主攻方向 推动工业发展
“学党史就是牢记使命,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岑巩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刘倩介绍,“政务服务现已打通了‘跨省通办’业务,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
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改革,岑巩县不断为群众解绊、为企业松绑,打通了项目建设快车道,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经营目标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市场目标进入贵州省行业前三名。”贵州汉豪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均发说,“从企业落户岑巩经济开发区,大到厂房建设、融资贷款,小到员工招聘、通水通电,都是包保服务。”
目前,岑巩县出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对入驻企业在土地使用、厂房建设、物流搬迁等方面给予扶持,推出“四个一”机制,成立代办服务中心,实行“一对一”服务。
据了解,今年岑巩县已派出小分队外出招商17次,引进产业项目19个,签约资金达29.79亿元。
汇聚多方资源 补齐旅游短板
在客楼镇3A级景区下寨村种有360亩荷花,已进入采莲旺季,当地村民每天20余人忙着采莲,并对其打包、称重、装袋……
“我们每天采摘1000公斤莲子以订单销往外地,水果莲一公斤6元出售,铁莲一公斤19元出售。”负责人杨洪佩介绍,“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旅游新业态。
为更好地盘活县内旅游资源,岑巩县对照县级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持续抓好旅游业态升级,让乡村更美百姓更富。
据了解,今年该县已投入348万元,建成大有镇木召生态旅游度假区思州战鼓文化基地、露营基地等项目,加强对天马镇玉门洞特色民宿、夜间经济集聚区及低空观光等在建项目建设。
汇聚多方资源补齐短板,岑巩县建成旅游公路180公里,投资1.5亿元建成思州石砚文化产业园,建成思州石砚博物馆项目,建成思州傩戏班100余个,培养民间艺人500余名。
强化文明创建 提升基层治理
“这地方车辆乱停乱放,遇到上下班就堵得慌。现在进行清理了,希望长期保持下去。”在县城区灯塔路口散步的陈先生如是说。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岑巩县将氵舞 水城区划为6个大网格和119个小网格路段,以县领导包村、包社区,党员干部包网格责任体系,针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丢乱扔等现象,开展专项整治,让广大群众搭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顺风车”。
据悉,已开展文明宣讲、劝导不文明行为4500余次,消除安全隐患180余起,日渐形成“政府倡导、全民参与”新风尚。
生活在氵舞 水小区的张阿姨说:“我们的小区,让他们来清扫,太不好意思了。从那以后,我们住户每周至少打扫一次。”
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岑巩县各乡镇也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融入推进基层治理改革创新中,将文明创建、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