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陆琇) 连日来,在锦屏县的田间地头里多了一群为农户奔走的科技特派员,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农户送上 “及时雨”。
在锦屏县偶里乡皆阳村,绿油油的一片片茭白田呈现在笔者眼前,让人惊叹。
然而,这片土地之前却从未栽种过茭白。据当地群众介绍,这片田地,多年来一直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也偏低。之后,偶里乡为了增加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引进了适宜当地种植的茭白品种在寨霞、寨欧、寨先、皆阳几个集中连片村寨种植茭白500余亩。
“现在茭白已经开始进入第一批采收期,今年我们在种植过程中得到了科技特派员很多的技术指导,叮嘱我们要按照标准化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种植,使产品质量好,产量高。”锦屏县茭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岩德向笔者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锦屏县重点围绕中药材、油茶、果蔬、畜禽、水产养殖“五大产业”和“一种一养”等产业在生产、储存、加工等各环节进行摸底排查后,组织科技特派员下沉生产一线,采取“实地考察+现场指导”的方式,对产业发展遇到的技术难题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提供解决办法和咨询服务。
柑橘一直是锦屏县的优势水果产业,以龙池万亩果场为重点的柑橘连片种植规模居全省首位,种植面积达5.19万亩。身为科技特派员的罗素兰针对生产效益低这一问题,特意邀请到了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专家们到锦屏县敦寨金星果场、龙池万亩果场等地实地查看柑橘种植基地和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园的情况并解决实际问题。
经过专家们与果场负责人、农户的交流和仔细询问生产管理技术措施、生产效益及存在的问题后,为如何做好柑橘园品种更换及提质增效改造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传统农户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水平普遍较低,对新技术和新信息的接受能力也较弱,所以,仍需要我们更多地深入现场指导。”罗素兰介绍道。
近年来,锦屏县以党建引领,坚持以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为导向,为农民群众提供“一对一”、“一带一”精准科技服务,通过协办企业、合作社,培养致富带头人,带动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等服务,开展创新创业和科技服务活动,积极搭建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宽阔舞台,发挥科技特派员最大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全县共有19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范围覆盖全县15个乡镇112个贫困村,截至7月份,科技特派员共计深入现场服务1237天,组织开展技术培训3071人次,已开展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144项,农业新品种示范推广146个,帮扶企业、合作社或农户567个(户),解决具体技术问题855个,技术咨询666人次,协办企业或合作社15个,培养致富带头人10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