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0月16日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常见问题及教学策略

○ 黎平县龙额镇中心小学 胡清平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师对教学内容认识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题型、内容难度方面都需要教师去研究。例如,在改革之前,教师都是将同种类型的应用题放在一起训练,如今则是将不同类型的应用题放在一起训练;在改革之前,教师会单独分一章节进行应用题的训练,如今则是将应用题分散到各个环节,如案例分析、课后习题等;在改革之前,应用题一般会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如今则大都会与图画结合,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图画表示出来,让学生寻找图画中的条件及问题,使应用题的种类变得丰富多彩。

(二)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待增强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没有随着新课改的要求而及时更新,有时会显得教学方法不是很成熟。有些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基本不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及时间,而是自己从始至终地参与。一般是教师说“一”,学生不敢说“二”。这样的教学行为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当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发展受到限制时,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不断更新解题的思路,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三)忽视解题技巧的传授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解题兴趣,常常会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忽视了情境创设的根本目的及教学内容,只追求创设情境这种形式,必然会降低教学效率。其实,应用题中包含各类条件及解题信息。学生需要对关键的信息作出相应判断,并在判断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只关注学生的最终结果,而不重视解题技巧的传授或个人解题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未能提高。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的策略

(一)归纳解题步骤,降低出错几率

要解答应用题,归纳解题步骤十分重要。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错的几率。第一步,审题。审题就是为了让学生将应用题中的条件及问题一一寻找出来。学生在审题时可以采用画线段图的方式,简单明了地摘取条件和问题。第二步,分析数量关系。第二步是解答应用题的核心步骤,可以让学生在确定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第三步,计算。第三步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究其原因,是其粗心、马虎。在确定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计算,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彼此交流,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等。第四步,验证。通过验证,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一般可以采用倒推的方式,将自己的答案作为一个已知条件,把题目中的条件当作一个问题。

(二)传授解题技巧,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给学生解题技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他们正确解答综合应用题的关键。如果学生可以靠自己的思维方法来解决应用题,那么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会分析应用题、思考应用题后,学生的思维发展才能使其终身受益,解题的思维过程才能清晰、顺畅。因此,在解答应用题时,学生应学会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运用恰当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三)自主命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

师生的角色可以在适当机会互换。在互换后,学生可从生活经验出发,自主编制应用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为了将应用题编制好,会主动复习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了解出题点应该在哪里,然后运用数学概念及公式解决问题。当一切都没有问题后,他们才会将应用题展示给大家。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巩固其数学知识基础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尤其有许多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应用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增强自身对数学的感受。在自主命题的基础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学生是很容易得到满足的。如果同学、老师充分肯定了自己所出题目,他们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 2021-10-16 1 1 黔东南日报 c170701.html 1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常见问题及教学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