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10月18日

产业铺就致富路

—— 黄平县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 通讯员 吴忠寿

黄平县旧州万亩大坝是贵州省著名坝区之一,位于氵舞 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上游,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条件温和,非常适宜设施农业蔬菜的种植。

近年来,黄平县立足实际,把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围绕“提质、扩量、创牌、增效”的发展思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设施农业发展成效显著,成为推动该县农业和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支部+ ”模式建设基地

每天早上7点,旧州镇川心村设施农业野蔬菜基地的工人们便忙碌起来,摘菜、打包、装车,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鲜蔬菜发给各地客商。

“平时闲了就在这里务工,采摘蔬菜一天能挣100元。这里离家近,还能照顾放学回家吃饭的娃,生活赚钱两不误,好得很!”川心村民雷安碧说。

川心村设施蔬菜基地按照“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引进黔东南六源鲜绿色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和生产销售,实现了公司化、资本化运作。寨勇、川心、巢虎屯等村1000余户群众将1650亩土地入股六源鲜绿色餐饮公司,零散闲置的土地资源不仅变成了致富的资产收益,还破解了蔬菜基地建设中的资金、技术和管理难题,从而带动群众实现了土地资源入股分红。

产业带动促发展

川心村六源鲜野蔬菜基地,种植有冰菜、藜蒿、富贵菜等20多个品种,已与万达集团、盒马生鲜等20多家酒店、餐饮服务集团、蔬菜连锁店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实现由传统园田式自产自销向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转变。

据了解,黄平县在设施蔬菜产业建设上整合各方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构建了“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全县设施蔬菜产业向集约化、产业化、园区化、规模化发展。2020年,全县引进、培育设施蔬菜生产企业6家,扶持生产大户46户,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15家,建成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0多个,设施蔬菜面积1.2万亩。

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我在蔬菜合作社干差不多5年了,这段时间正是冬季蔬菜的整地、培土、育苗阶段,蔬菜基地的活儿多,我就赶紧过来干几天。”村民吴治英边育苗边说,“一个小时10元,一天下来也能赚80元,一年有2到3万元的收入。”

在该县谷陇镇青塘村湖北裕菇公司香菇种植基地大棚里,群众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香菇。现年45岁的谷陇村妇女龙芬,村党支部推荐她到湖北裕菇谷陇青塘香菇种植基地务工学习,如今成为在本地香菇基地打工时间较长的村民之一。“上架、采菇、搬运、装箱等活路,对于农村人来说不算累,打工一个小时10元,月收入4000元。同时,还可利用早晚时间照顾家里老小。”龙芬说,有了这些收入,小康路走起来更安心。和龙芬一样,60余名当地农民在这里变身成现代农业技术工人,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还实现了打工、顾家两不误。

如今,走进蔬菜产业基地,蔬菜生机勃勃,工人们忙碌而快乐……很多蔬菜种植户,通过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走上了四季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

--> 2021-10-18 —— 黄平县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1 1 黔东南日报 c170617.html 1 产业铺就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