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能飞)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今年来,雷山县西江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对标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力塑农村新风貌,遏制农村陋习,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农村和谐健康发展。
党建引领做示范。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移风易俗相结合,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根于基层党组织,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同时让“党建指导组包村、村支两委包片、党员联户制度”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加快推进乡村树立文明新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镇913名党员以身作则,主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坚持勤俭节约、不大操大办、杜绝攀比之风,用自身做法结合农村实际教育群众,使移风易俗工作深入人心,同时在各村寨打造基层党建移风易俗示范点,如合约食堂等,党员带头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持续推动乡村移风易俗。
研判形势立制度。深化村规民约。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对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葬薄养等加以规范,如:规范办酒规格、礼金数量、彩礼标准等,通过村规民约让公共规则更好地发挥作用,更为有力地体现移风易俗。强化组织指导。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处事公道、有一定影响力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工作章程,全程指导村寨婚丧事宜,同时建立并发挥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基层社会组织作用,多方统筹指导,推进村寨“德治”“法治”建设。完善机制激励。全镇推广文明实践积分制度,以行政村为单位,逐年记录和积累好人好事,注重增强群众的荣誉感和仪式感,设立乡村光荣榜、道德榜、红黑榜,总结挖掘移风易俗正反典型,发挥正面引领作用,树立反面典型警示作用。
因地制宜择方法。引导村民自治。通过农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有效发挥村民自治,推进移风易俗,改善农村精神风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设立志愿服务项目6个,全镇党组织成员自发参与,引导村民积极参加,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民间宣传思想文化队21支,激发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全镇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各村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广播讲解等方式宣传移风易俗内容,同时发放《科普知识手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反邪教宣传》等移风易俗资料1000余份,回复村民咨询20余人次,取得良好宣传效果,目前全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加强学习总结。全镇各村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组织群众和村民代表以院坝会、板凳会等形式,针对各村存在陈规陋习突出问题逐项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研究管用实效的措施办法,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目前全镇开展学习总结活动200余次。